渠上,给我开一个口子,用竹管引水,要保证每天冲洗一次鸡舍的粪便。” “还有那个地方,给本侯挖一个三十亩的池塘,鸭子和鹅都喜欢水,回头里面还得撒一些鱼苗。” “你们几个,还不滚去伐木,磨磨唧唧的,这都几天了,连一个猪圈都没弄好……” 看见杨川骑着枣红马过来,曹襄丢下斧头,哈哈大笑着扑上来。 结果,被杨川一把拨开,皱眉骂道:“又想给我蹭一身烂泥啊?还不滚去把手脸洗干净!” 曹襄被杨川识破小伎俩,丝毫没有愧疚之意,跑到水槽边简单洗漱一番,便屁颠屁颠的跑过来:“杨川,我刘陵小姨滋味如何?” 杨川不理会这货的无耻,用马鞭指着一片狼藉的‘承包地’问道:“让你耕种的,你这搞的什么东西,乱七八糟的,怎么都开始挖池塘了?” 曹襄撇嘴,得意的说道:“本侯鸡鸭鹅养的好,写的一手好诗,岂能做那没什么出息的农夫?” 杨川转悠一圈,暗暗点头,笑道:“你还别说,这两千多亩良田让你折腾成一个养殖场,的确有点搞头呢。” 他算是看出来了。 曹襄这家伙也不是一味瞎胡闹,而是对种田很有想法,比如,那些鸡舍、鸭棚、猪圈等,都修建在山坡上,用竹管引水过去,便能轻轻松松的将粪便冲洗流下来,注入十几个颇为巨大的‘化粪池’; 此外,化粪池的位置也比较高明,竟修筑在距离田地两三丈高的地方,只需几根管子,便可轻松的让沤好的肥料流淌出来,方便拉运到田地里。 “曹襄,你这一套东西很好,”杨川难得一见的夸奖一句,“不过,这肥料光你一家用也不行吧?” 曹襄苦着脸骂道:“这能怪的了谁?” 杨川愕然问道:“怎么,还有我的不是了?” “那当然,就算你杨川精似猴,这不还有瞌睡打盹的时候嘛,”曹襄有些郁闷的指着远处一片地方,“你看,那边是堂邑父大叔的地盘吧?” 杨川看一眼,点头道:“不错,是堂邑父大叔负责的两千多亩田。” 曹襄没好气的骂道:“你明知道我会搞养殖,会想办法给咱们沤肥,却不把最高处的地方分给我……” 杨川登时便明白过来了。 他略一沉吟,小手一挥:“换,立刻换过去!” 曹襄大喜:“到底是好兄弟,都不用我掏出来,你小子就知道本侯有没有长毛啊,哈哈哈。” 杨川:“……” …… 有杨川在场,田地的交换十分顺利,就算堂邑父麾下的那些人有想法,却也一声不吭,直接开始搬东西。 “你们占了便宜莫要卖乖!”曹襄得意的哈哈大笑,“本侯在那边已经修好了鸡舍、猪圈,挖好了沤粪池,还挖了三个鱼塘,你们就偷着乐去吧。” 堂邑父在忙其他事情,搬家的事情,自然只能由杨川亲自主持。 曹襄说的没错,这些人搬过去,还真是占了一个大便宜。 因为,曹襄这种狗大户种田时,根本就不考虑成本,只要对养殖、种田有利的事情,小手一挥,大把大把的钱币流水般的花出去,区区两千亩田地,如今差不多都能算是一座现代农场了。 对于曹襄的想法,杨川也很是赞赏。 将家禽养殖场、猪圈、牛圈、羊圈等修筑在这片区域的最高处,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便是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