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渤泥岛,因而,便叫做渤泥字。 立时,便有人送来了纸笔。 普里戈拿着纸笔,手上忽然顿了顿。 大汉,确实发达。 这纸笔,比之吕宋的纸笔,好了太多。 哪怕汉人的商队,只是将纸笔拿来售卖,就能赚取不少黄金。 他没什么大局观,也不像罗舍王想的那么长远。 可也知道,汉人商队赚了钱,吕宋自己的商人,就会少挣钱。 不过现在不是思考这些的时候。 普里戈将面前的碗筷一推。 将纸摆好。 稍一沉吟,便写下了一行让人看不懂的字迹。 一边写,一边用那生疏汉话,解释着: “立票人普里戈,借到大汉一箱丝绸,按月利一分,期至十二月,一并纳还……” 这竟然是一张欠条。 并且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 普里戈不是受贿,是向大汉借了一箱子丝绸。 为期一年。 一年后连本带利一次还清。 还依着汉式字据的形势,签了字,画了押。 普里戈便将欠条,放在了箱子上。 一板一眼,老老实实道: “既是借款,自然要留下凭据,请陛下收好了。” 何洪早已目瞪口呆,这小子油盐不进,不受贿? 傅玄策也皱了皱眉。 刘恪并不觉得意外,既然罗舍王敢将普里戈派来,那么必然不会这么轻松解决。 “吕宋人竟也是懂得礼节。” 普里戈又微微一笑,继续吃菜。 何洪这狗玩意儿,时不时给他递玉米粒,不接吧,不礼貌,接了吧,又耽误时间,又吃不饱。 好些个世家子弟,也是面面相觑。 想在吕宋经商,还有点难啊。 良久。 普里戈吃好喝好,带着吕宋将士们,告辞离开。 傅玄策看着欠条,道: “陛下,看来还得花上一些时间。” 刘恪微微一笑,挥了挥手: “让那些世家子弟,先就着那罗舍王的条文,做些生意,与吕宋人多加接触。” “也好学学吕宋话。” “要不了几个月,有的是他们忙的。” 何洪赶忙偷偷的闻着傅玄策: “陛下是已经有打开吕宋国门的妙计了吗?” 傅玄策笑着道: “请客,吃饭。” 种子已经埋下了,剩下的,一步步来即可。 “啊?” 还请啊? 钱没挣着几个,光往外花了,你是专门来促进吕宋经济发展的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