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经给我说过,说等科学院真正开始招生时,是打算招一批医学生的,有这么一回事吗?” 程诺认真道:“对,不仅是培养医学人才,也为了规范市场。” 眼下之所以有人支持废除中医,就是因为伪中医的大量存在,传统医学在产生过程中与巫医有着密切联系,很多人认为中医是玄学,本身就不清不楚,既然大家都不懂,做个谋生的手段也就应该不难。 当时的政府对中医的管理没有标准,这也就导致了中医界“浑水摸鱼”骗子的存在,比如迅哥因为父亲患病不治,就直接评价““中医为有意无意骗人的东西。” 与此同时,行医资格的取得在当时的国内比较容易,从事医学方面的工作也是限制较小,人人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公开行医。 多数学医者并没有经过专门大学进行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大多是从师而学,甚至有些人都没有文化,跟着师傅久了,也就会开一些复方进行治病。 直到1922年,北洋政府才出台了《管理医师暂行规则》,规定新医为医师,旧医为医士,至于成立卫生部,还要再等到国民政府的1928年。 所以别看程诺邀请普朗克时表现得信心满满,实际上心里也在犯怵,医学院的医生是不少,可西医基本上都是研究传染病学的,擅长的是防疫治疫,妇科什么的实在是没底。 而中医方面只有章太炎一人,又是理论的巨人,行动上的小白,撑不起实践的大任。 刚好出现的老先生,凭借着精湛的技术,极大地缓解了程诺的压力。 “中国有着四万万的人民,只靠着言传身教,实在是无法将医疗资源覆盖到全国各地,所以我们对于学生的培养早就上了提案,钱的事很好解决,但教师的事,就比较难了,需要老先生这种经验丰富的人士,前来答疑解惑。” 程诺给自己倒满茶水,一饮而尽:“去年内蒙古、山西鼠疫横行,今年绍兴白喉盛行,现在上海等地又开始有零星霍乱,无论是中医也好,西医也罢,只靠着以前的那些手段已经远远不够,伍连德院长他们也根本忙不过来。” 谈及各地频频出现的疫病,老先生也是满脸心痛:“是啊,受苦的总是老百姓,仅仅靠着这些医生也根本忙不过来。” 把杯子推到一边,程诺郑重道:“把老先生请来,除了诊治普朗克女儿外,我想的是还是把老先生一身的医术弘扬出去,甚至普及到农村,让大多数老百姓受益。” 弘扬医术与老先生一拍即合,但在普及方面,老先生迟疑道:“如果只是培养医学生的话,恐怕距离普及到农村,还很远吧?” 程诺却表现得自信满满:“遇到问题,我们不一定要‘最优’,还可以选择‘最佳’!” 就眼下的情况而言,每年全国人口的发病人数累计每年1400万人,死亡率在20‰以上,其中半数以上死于可预防的传染病。 以此时的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为例,市在建国前50年间,曾有12次霍乱大流行,至于天花什么的简直不要太常见,甚至有流传着“生儿只算生一半,出了天花才算全”的谚语。 在这种卫生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大多数医务人员也是集中在城市,广大农村除了少数中医外,医务技术人员非常少。 “我们在培养专业医学生之外,可以额外设置一批速成班。”程诺解释道。 “医生?速成?”老先生震惊道。 无论怎么看,这两个词都不怎么搭,毕竟医生的英文单词是“doctor”,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