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神风之后> 第69章善解人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章善解人意(2 / 3)

三国的岛津家,若是没有元寇入侵这件事,现在可谓是天赐良机,然而外敌当前,现在搞内斗的话,恐怕结果只有害人害己了。

“本家明白了,你且下去。”来人顺从的退了下去,千叶宗胤抬头遥望着鹿儿岛湾中那喷吐着浓烟的活火山,痴痴的想了片刻。“来人,”近侍走进来跪下。“给日向的守护代岛津久安大人送一个口信,请他务必派出五百人支援萨摩,”当然日向派不派兵原本跟他这个外人没有关系,然而千叶偏偏要加上一把火。“再转告久安大人,大隅各家已经答应派出五百援军了······”

张煌站在大宰府的城头,远眺着去年年底刚刚拓宽的道路两侧那些被连绵的阡陌勾勒成型的一块块田土,以及数以千计被丽军驱使在田土上插秧的倭奴、倭女们,一副面沉似水的样子。

张煌面色不豫,身边侍立的众将自然不敢贴近过来,以免马屁拍在了马脚上。

“瑞清,”好半天之后,张煌才招招手,行省的户部郎中周意在众人哀悼的眼神中排众而出,走到了张煌的身侧。“户部乃是行省重中之重,按照本官的意思,分置在各县的户部委员应该每三年对各乡、屯进行耕地检查,一是检查是否抛荒,二是检查是否有越界占地的行为。”

虽然现在行省人口的增长还不明显,但未来呢?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的。

“此外,行省废止了口赋,但人口统计乃是大事,户部派往各乡的属吏应该尽心登录人口变化,为未来功民服役、授田、婚配做准备。”

根据行省行御史台上呈给张煌的律法草案,征东行省将实行嫡长子继承律和功民授受律。

根据独子服劳役,多子服兵役的方针,只有完成了最初的功民考验之后,获得功民资格的未来新功民们才有资格继承父辈祖产以及根据行省法令得到授予的土地或是入仕、进学、从商、开业等许可和相关便宜条件。

而根据这两个法案实施的要求,就必须将原来在华夏实行了上千年的官府静态管理转化为更富挑战的动态管理,这对原本就非科班出身的征东行省的官吏们来说或许理念上可以接受,但实际操作上却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当然,本官知道,要事无巨细的掌握,必然在人力和财力有所不足,但万事开头难,”张煌的目光在周意强作镇静的脸上扫了扫。“这件事,本官将会与尔曹共勉之。”

说到这,张煌也不待周意做出反应,随即示意所有人都靠上来。

“之潮,关于人口登记,提刑接察司下派的巡检要和户部做好配合,而这个相关的报告,每个月也都要呈给县尉和兵部。”

资源共享虽好,但这样一来会海虽然不一定会产生,但文山肯定是避免不了的,正所谓一利兴一弊随,对下级官吏的要求也将随之加重。

“当然,完全靠你们这些人去干这些事,就算各地驻军的配合恐怕也做不了多少,因此,你们把需要的人手都报上来,不是还缺些县级的属官们,就建一个学监,祭酒由本官亲任,以半年为限,尔曹跟本官一同授课,先把骨架搭起来,接下来慢慢填充吧。”

围着张煌的几名郎中、员外郎这才吐了口气,也就是因为他们是门外汉,所以才觉得建专门的学校来培训专业的政务官员是个绝好的主意,要知道真是好主意的外,为什么上千年来没有人真正实施过呢?

原因很简单,若非不是张煌亲自授课,至少一个政出私门的诛心断语就会将人打入万劫不复之中。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们这些行省最初的各级主官系半路出家,因此才在张煌的带领下为将来的征东行省的教育体制打下了正确的基础。

“大人,”正说着,一名亲卫从城下奔了上来。“水军急报,”说着,亲卫上前贴近张煌耳语了两句。“杨副都元帅请示大人,该如何安置?”

“瑞清,你的事来了。”张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