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动起手来。 洛景远远的看着,脸上满是笑意,真是生动有活力的朝堂啊。 刘恒在上首坐着,脸色有些无奈,这个风气从高皇帝时代就开始了,望了洛景一眼,见到这小子竟然还笑,说道:“阿景,让他们安静一点。” 洛景笑着手中执着铜锤,然后重重的敲响,如此沉重的声音响彻在大殿之中,群臣这才气喘吁吁的停下了友好的交流。 刘恒轻轻揉了揉头,他就猜到了一定会有争论,毕竟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艰难。 但是朝堂之上引起的争论还是出乎了刘恒的预料,而且这完全是一场大乱战,那些从中得利的人自然不用多说,刘恒不会在乎他们的意见。 但问题是那些和铸币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之中也有不少反对。 刘恒眼见这种情况,便暂时停下了朝会。 “诸位卿家的意见,朕意见知晓,既然如此,那就挑时间使诸位卿家一同商议一下,看看到底哪方更有道理。” 刘恒准备好好探讨一下,毕竟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振振有词的场面实在是不多见。 他虽然心中已经确定一定要收归朝廷,但是听一听反对派的意见,或许能够为后续的事情做出一些补充,毕竟政策的制定从来就没有尽善尽美这个说法。 长乐宫中,刘恒望着眼前如同雪花一般呈递上来的奏折,颇有些感慨的说道:“阿景,你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反对呢?” 洛景翻看着那些奏折,沉吟道:“这些人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这世上本就没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关键是要看需要什么,当年朝廷需要下放铸币权,现在则需要收回铸币权,没什么可值得讨论的。” 刘恒轻声笑道:“话虽如此,但姑父昔年教导朕,一定要多听臣子的劝谏,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只要听了,不论有没有按照谏言去做,臣子都会尽心尽力,所以朕要听一听他们能说出什么话来。” 铸币权收归朝廷这件事引发了极大的争论,这场争论的风暴甚至直接席卷了所有的学派。 黄老道家反对收回铸币权,儒家之中有反对的,有支持的,毕竟儒家学派实在是太多了,反而法家基本上都同意收回铸币权。 这里就要首先说明一点,虽然经历了洛陵践法,但法家并没有被消灭。 因为洛陵践法没有将法家一棒子打死,而是批判了其中的某些思想。 法家好利,求的是荣华富贵,面对强权跪的很快,不仅仅面对君主这样,面对洛氏同样如此。 他们将那些驭民术从思想典籍去除之后,中和了一些不太偏激的思想,改造了自己的学说,然后接受洛氏的监管。 所以如今出仕的法家学子还是不少的,洛新担任摄政之时,虽然亲近儒家和黄老学派,但对法家学子,只要德才兼备,他同样愿意使用。 不过法家学子之中有才能的不少,但有德行的却不多,法家那种认为仁义德行完全没用的教育思想还是有些太过偏激了。 这些年还在继续改学说,学习儒家的做法,大量从儒家,黄老家之中吸收那些好听又好看的文字来掩饰自己。 刘恒的速度很快,长乐宫的一座偏殿之中很快就坐满了各方大佬,那些有利益关系的大部分都没有来到这里,因为刘恒是想要听到一些收回铸币权的弊端,从而修补自己的政策。 开头就直接是黄老派的一位博士直接说道:“朝廷收回铸造钱币的权力,是残民、虐民之举,天下百姓的苦难就要从此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