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十分感激,她对几个女儿道:“大公主大恩,咱们以后有机会定要回报才行。” 二女儿拾起哥哥扔出来的包裹,正拍着灰呢,闻言突然问:“是那个用三百万两开了慈幼局的大公主吗?” “正是呢,以前还有人说大公主娇纵跋扈,如今方知道都是谣传,大公主心地善良,又敬上怜下,也不知是什么人故意败坏大公主的名声。”杨氏摇了摇头。 二女儿的关注点却与众不同,她神往地看着永河的马车,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大公主一样做出一番事业。 *** 回到大公主府,赵弘便令贴身伺候的小太监去了一趟赵家。 赵母听到赵弘传的话,客气地给小太监塞了一个荷包,待他离开后才忧心忡忡地告诉女儿:“你大哥说想接你到公主府住一段时间。” 赵琇莹想了想:“那我收拾几件衣服明儿就过去吧,对了阿娘,我去公主府要带上丫鬟吗?是带着星儿还是带着月儿?” “带月儿吧,星儿年龄不小了,我正寻思着给她找个婆家呢,再者月儿稳重又机灵,去了公主府不会因为做错事给你惹麻烦。”赵母顺着赵琇莹的话想了想,替她拿了个主意,说完就意识到不对,“你怎么这么平静?你大哥说让你去公主府住一段时间!是公主府!” “我听到了阿娘。”赵琇莹不以为意:“不就是去大哥大嫂的家里住一段时间吗?女儿会好好听话的,不会淘气,叫哥哥嫂嫂难为。” 赵母抚着胸口,被女儿的大胆吓了一跳:“混说什么呢?那是公主,不是寻常人家,你、你在家里叫叫大嫂便罢了,到了公主府可不敢这么任性。” 见赵母一副喘不过气来的样子,赵琇莹忙起身给她顺气,口中安慰道:“我知道了阿娘,到了公主府我一定规规矩矩的,不给大哥惹麻烦。” 顿了顿,赵琇莹又道:“不过阿娘,我觉得公主不会跟我计较的。这些日子公主做了什么事情你也听说了,她不是传言中那么跋扈的人,而且大哥上次回来不是跟我们解释过了,公主以前那般对他是因为误会他和润雪的关系,觉得他们有私情,如今他们的误会解除了,大哥和公主感情顺遂,公主对我只会爱屋及乌,不会为难我的。” 赵母知道女儿说的话有道理。 以前弘儿除了逢年过节很少回家,虽然他不说,赵母也知道定是公主不愿意他常回赵家,更不必提弘儿眼中总是藏着郁气和难过,赵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她心里也为儿子的遭遇伤心,但他们受了公主大恩,除了忍着,她实在想不出什么法子帮助儿子。 好在最近事情有了变化,弘儿回家的频率高了许多,身上也重新有了精神气,整个人的状态仿佛回到了当年赵父在世时的样子,这让赵母心里宽慰不少。 但就算是这样,赵母也还是战战兢兢的,唯恐哪一天公主又不喜欢儿子了,那时弘儿遭受的打击只怕比从前更重。 但这些话总不好对没有成家的女儿说,因此赵母轻轻叹了口气,认真道:“话虽如此,到底尊卑有别。无论如何,你到了公主府要谨言慎行,多多讨好公主,不要惹公主不高兴,免得你大哥为难,知道吗?” 赵琇莹不欲让母亲担心,于是乖乖点头。 赵琇莹的二哥赵旭如今正跟着大儒读书,晚上归家后知道这件事情,第二日亲自套了马车把妹妹送到了大公主府。 …… 清云听说永河把大驸马的妹妹接到了公主府住着,有些惊讶。 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