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永河行事有差,自己问上一问也无不可,但现在摆明了是下人们做错事,她又何必多此一举? 皇帝难道会为了贪财的下人斥责自己的女儿吗?他不会,那自己这个做“祖母”的也当与皇上共同进退才是。 *** 永河今日调足了人手,终于抄完了十几个掌柜的家,有贪的多的,有贪的少的,就是没有不贪的。 永河:“……” 荀圣人说,人性本恶,果然有理。 这时,黄嬷嬷问永河:“公主,这些个掌柜该怎么办?” 永河毫不犹豫道:“送官查办吧,按律法处置。” 黄嬷嬷欲言又止,她凑近永河,低声道:“公主,这些掌柜里面有些人是长孙家的世仆。” 永河的嫁妆除了皇上给的陪嫁,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长孙皇后嫁给当年还是皇上的秦王时带的嫁妆。 所以她的嫁妆铺子里属于长孙皇后嫁妆的那一部分一直是长孙家的下人在管,永河信任舅舅,便一直没有换成自己的人。 黄嬷嬷的意思是,公主还是要顾及自己的母家的,不如把他们送回给长孙家,让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的兄长,永河的舅舅)惩治。 永河却不这么想,“舅舅送了这样的下人给我,害得我差点典当度日,他心里愧疚还来不及,怎么会为此与我生分?若他真的因为几个下人冷落我,那说明他对我的感情也没有多深,这样的母家何必来往?” 见大公主心中有数,黄嬷嬷便没有多劝。 而长孙家也确实不敢计较,在知道永河将所有掌柜都送官后,他们便知道了永河在这件事上的态度,立刻送来了赔礼。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现在,将十几个掌柜送到官府后,永河也压着抄出来的东西浩浩荡荡上了公堂。 大理寺少卿擦着脸上的汗,忐忑道:“不知大公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请公主见谅,敢问公主凤驾降临有何指教?” 永河坐在大理寺少卿准备好的椅子上,轻轻抬了抬下巴,心儿会意,上前一步:“公主的银子遭人盗窃,因涉案银两极大,特来告官。” 涉案银两有多大呢? 大理寺到户部借了人,直到第二日凌晨才算清楚抄出来的东西究竟价值几何。 因为时间太晚,永河早已回了公主府,因此直到第二日大理寺才有机会向永河禀报。当听到大理寺卿说出“合计白银三百四十五万两”,永河面上波澜不惊,心里暗暗滴血。 这么多银子?!怪不得本公主都快吃糠咽菜了,吸本公主的血喂饱自己,这些人真是好胆!敢把大唐公主当做傻子糊弄,我一定要好好惩治他们! 门口围观的百姓也议论纷纷。 三百四十五万两,这得是多少钱啊?怪不得大公主气的抄家呢。 永河听到百姓们的议论,努力平复心底的怒气,她摇了摇手里的团扇,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这些银子既然是被贪墨的,必定没有入账,也没有缴税,本公主作为皇室的一员,自当奉公守法。正好今日户部的人也在,你们便算算该交多少税,直接拉走吧。” 户部左侍郎被拉来给大理寺帮忙,本来满腹怨气,正打瞌睡呢,听到大公主这么说,立刻就清醒了,他高声道:“公主大义,微臣在这里谢过大公主了!” 说完,就招呼小吏去户部传话,赶紧来拉银子。 这段时间边疆粮饷吃紧,要是他们不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