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岔子。 要是传出他家闹鬼把家里生意搞没了,那才亏呢! 闻珏用阿飘能理解的话,简单给她介绍了下,这种短租其实是当初他和奶奶的重要生活收入了。 闻家这边,正如阿飘眼下能对比出来的,一河之隔,他们隶属老城区,巷子多,特别是西巷整条街,不少是保存比较完整能代表附近一带很典型的老式建筑。 老巷子里的一砖一瓦,各院子中的一花一树,甚至是外头路上每一块青石板都独具特色。 这是老城区的优势,但同时,也是其发展受局限的地方。 规划上,不同于新区,这里注定不可能有什么大刀阔斧的改革。 没有便捷的交通和新兴产业的支持,想要寻求破局法子,也只能从自身下功夫了。 闻珏记得是大概是在自己小学的时候,他们这里忽然刮起了一阵非遗风,很是吸引了些采风写生的师生,就连建筑院的也有来走访调研。 街道办积极接待各界来访,为其解决食宿的同时,又敏锐的抓住了“人文景观”这一点。 既然这人流量都是被老房子老建筑吸引来的,在此基础上想法子“创收”绝对是一条“捷径”。 结合老城区实际情况也确实是,这里别的不多,空房子却是不用愁的,主要是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人少。 于是,在“旅游”这一概念尚未在全国兴起的时候,老城区渐渐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探索上了“民宿”模式。 闻家是第一批被安排来接待的家庭,也是街道为照顾这孤寡的祖孙俩。 当然,闻家人少房子多,空房间打整的也好,很具有代表性。 待第一期结束,各方都很满意,经过几期的磨合后,这种形式也逐步成熟开始在周边推展开。 每年两个学期分批次有不少学生来了,是一笔稳定且可观的收入,也足够养活开支不大的闻家祖孙俩。 自闻奶奶走后,就留闻珏一个人,未成年的他没被直接送去福利院,其实也因这份明面上的收入做了保障,街道才没多做安排。 “好了,我要赶着上课,你自己在附近玩儿,不好玩的话,就回家看电视。” 闻珏自言自语跟背单词似的说完,转头见阿飘早没耐心听他废话,心都跑到天桥下去了,他不再多耽误,跨上自行车准备走了。 他是不担心阿飘能出什么事的。 只是放任她自己在外头,闻珏反而有些怕这鬼胆子没分寸的闹出什么事来。 临走那一脚到底是没立即踏下,闻珏还是没忍住又提醒道。 “你自己在外面小心点,别用你的手指到处——” “知道啦知道啦,我又不傻,肯定不会暴露自己的,放心吧,你快去,别迟到了。” 没等闻珏说完,阿飘已经猜到他后面的碎碎念了,连忙挥手截住了话头。 她还不至于大庭广众的搞破坏了,没见周围不少人么。 阿飘看那些脚步匆匆的身影,上学的、上班的,还有跑步锻炼的,眼睛都要瞧不过来了,哪儿有心思想其他。 “行。” 该说的说了,闻珏想了想,也没什么好提醒的了,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拜拜!” 阿飘向电视里一样,挥着手跟闻珏道别。 恰巧,不远处传来“铛铛铛”三声钟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