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并且尊称一声老爷或者相公,当然,绝大多数时候官员也会给这些有名气的或者年龄大的一些优待。 例如此时,赵时仿佛忘了刚才还要给苏洵一些报复的心思,客客气气的还礼道:“先生太客气了,末进读书不精,早就听闻苏洵苏明允文章精炼,天下少有,正想讨教,便隐去了身份,还望先生不要责怪。” 苏洵急忙摆手,善解人意的不得了,然后是苏辙…… 苏辙看着比自己还要小一岁,却已经是七品京官的赵时,难免有些羡慕嫉妒,然后认认真真的行礼道:“见过推官老爷。” 赵时点点头, 最后看向苏轼, 苏轼跟苏洵恰恰相反,苏洵是有些前倨后恭,苏轼却是前恭而后据,赵时是一個小掌柜时,不见他欺人,赵时是七品推官了,他反而隐隐有一股子要跟你比试一番的敌意:“学生苏轼,见过赵推官。” 赵时自不会跟他比试,甚至,重新认识之后,赵时留都不好留下来了,便只能点点头,然后看着欧阳修道:“冒昧打扰,请欧阳学士不要责怪。” 欧阳修捋短须微笑, 赵时离开, 赵时离开足有三四分钟后,苏洵,苏轼,苏辙才再次落座,这一落座,话题便自然而然的转到了赵时身上,苏洵丝毫不见之前鄙夷的感叹道:“小小年纪,便能做到开封府推官,京师人杰地灵,果然不同凡响。” “是啊!” 苏辙也忍不住附合:“十七岁啊!我今年十八还在治学,对方却已经能造福一方了。” “这有什么?” 苏轼不屑的撇撇嘴:“待得明年你我高中,他是做到七品,伱我却是从七品做起。” 欧阳修不想打击他,却还是忍不住开口道:“如今开封府事是包拯,而包拯此人最正直不过,他若能在包拯手下做到七品,那么换到其他官员那里,说不得四品,五品也能做的。” 四品, 五品? 苏辙羡慕,苏轼沉默,唯有苏洵正要说话,欧阳修又忍不住呢喃道:“这炒菜本来就贵,如今这做菜的又变成了七品推官,这得多少钱啊?” 就这一句呢喃, 便将苏家三父子唯一还想说句话的苏洵也干沉默了,满脑袋就回荡着三个字:多少钱? “多少钱?” 李令时自然也看到了形势突变,便有些拿不准怎么办,侧头问走过来的赵时,赵时犹豫了一下:“倒也没必要刻意避嫌,还是以咱们定下的价收就行。”说罢,多多少少有些责怪杨川,如果不是杨川突然闯进来,他说不得就能多赚一些。 杨川不知赵时为什么生气,却不妨碍他讪笑:“嘿嘿,嘿嘿,我是来给你送官服的。” 赵时这才想起官服,因为他这个官升的快,之前一直没有官服穿,实话实说,还真有些期待,便让小厮把盒子拿来,拿来一看,里面竟然还不止一套,杨川便在旁边羡慕道:“推官是文官,文官有婚丧嫁娶的服装,上朝的服装,日常穿戴的服装,还有……而且你是七品官,可以穿绿色官服。” 绿色? 赵时瞳孔不易察觉的一颤,绿色其实是个好颜色,只是莫名有些被污名化了,然后继续听杨川讲诉,杨川语气也越发羡慕:“而且,你如果愿意,还能去领一套甲胄。” “甲胄?” 赵时微微皱眉,杨川不知赵时在想些什么,继续羡慕道:“是啊!文官能领甲胄,武将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