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女生耽美>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 第84章 第十三次直播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章 第十三次直播④(2 / 4)

和判词。】

【《金陵十二钗》册子上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①】

【那判词则写着"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①】

【小伙伴们,大家有没有觉得,探春的判词和王熙凤的有点像呢?凤姐的判词写的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探春的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这里“运偏消”的意思是,命运越来越不济。】

【兰兰认为,探春和凤姐确实有很多相像之处,而她们两人也曾在不同时期内做过荣国府的实际管家人,并且都在任上发挥了自己的才干。但她们两人面对积弊丛生的封建大家族都无能为力,败下阵来。】

听到这里,探春与凤姐两人的视线一触,彼此迅速地交流了一些焦虑和不便言说的苦楚,然后又各自转开。

【另外,《红楼梦曲》中关于探春的一支叫做《分骨肉》,其中唱道: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①】

【我们结合探春的册子图画、判词和《红楼梦曲》三者,可以大致推出探春的结局,是远嫁。】

这不是新鲜消息,早在天幕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天上仙子就曾经预言过,只是没有详说。所以这

次也没有引起额外的惊慌。只是宝玉与探春都奋笔疾书,试图将天幕上泄露的天机记录下来,不放过一分一毫的细节。

【另外,探春曾经制过一个灯谜,说的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②】

众人听见,都向探春看去。因为元宵节制灯谜这件事早在元春省亲之后就已经发生,只是众人都不大记得探春当日做的是什么灯谜了。但想必探春自己应当还记得。

就见探春双目含悲,向众人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天幕上萧兰兰说的一个字都不错。

【从曹公在前八十回伏下的那么多伏笔来看,探春在后三十回的命运应当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一去不回,是一种近乎流放式的远嫁。】

【如今我们看到的程甲本程乙本中,探春由父亲贾政做主远嫁镇海统制周家,后来海疆靖寇凯旋,她便得以回京省亲。这样的结局是不符合曹公原意的。】

听见天幕上说“近乎流放式”的远嫁,贾母一下子便现出悲伤老态,从鸳鸯手中接过帕子擦拭眼泪。王夫人也跟着贾母身后,淌眼抹泪地放出悲声。

倒是探春听到这里,反而沉静了,陷入沉思,似乎她既已明确知道将来由此离散命运,那么她也要为自己和家族谋划出最大利益。

【脂砚斋曾经在探春的灯谜诗之后留下一条批语,说:“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悲哉伤哉。”②意思是,探春在贾家事败之前已经远嫁了。如果探春那时没有远嫁,或许还能挽救贾家一二,不至于让贾家子孙离散的。】

【这条批语一来体现对探春的高度赞赏,二来也是惋惜,探春嫁得太早,未能出手挽救贾家的一败涂地。】

这时,天幕上的萧兰兰转过头,对一直默默坐在一旁,啜着手中茶水的“七头一脑”开口道:【说到这里,我想听听各位对探春的印象。脑哥,你印象中呢?



就见脑哥扬起头,略想了一会儿,惜字如金地答了三个字。

【玫瑰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