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兰兰选了市面上最流行的几种: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庚辰本为底本校订出版的《红楼梦》;这一本是周汉昌老先生根据多本古时藏本汇校的《周汝昌校订批点石头记》;这一本名字叫做《红楼梦脂评汇校本》;这一本叫做《红楼梦三家评本》……】 英莲听了这一段,觉得完全不知所云,为什么一会儿是《红楼梦》,一会儿是《石头记》的? 她转头看向身边黛玉,却见黛玉正凝眸,深深望着天幕。天幕上的少女正举着一本书册,翻开。 “原来……她们那边的书册,文字都是横向的,嗯,应是从左至右读。” 黛玉对这些并不太意外,毕竟以前她也看过天幕上那些飘来飘去的"弹幕",也摸清了规律,都是从左向右读,才有意义。 “但……那些夹在文字中的小小符号,又是什么?” 【大家可能猜到了,兰兰今天想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红楼梦的各个版本,这可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哦。】 “版本?”英莲忍不住诧异,“是说一本书有好多版本吗?它又怎是学问?” 林黛玉很淡定:“且听仙音解释,她定能将咱们都说得明明白白的。” 【小伙伴们可能都听说过“红学”,它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为二十世纪的三大显学。而红楼梦的“版本学”,则是红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至于《红楼梦》的版本学为什么会成为一门学问,兰兰在这里向大家解释一下。】 【在《红楼梦》成书的早期,这本书一直以手抄本的形式传播,这本书在原作者曹雪芹在世的时候,还从来没有公开出版过。谁要想看,就都借来誉抄,抄了之后再将抄本借出去给别人看。这部作品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一个较小的文化人圈子里慢慢传开的。】 【原作者曹雪芹去世之后,人们开始渐渐意识到这本书有广泛的传播价值。据说这样一个手抄本还挺值钱的,能卖好多银子。所以有人就动起脑筋:为什么不用更为先进和高效的方 法,大量印制很多很多《红楼梦》呢?】 【第一个产生这个想法并付诸实践的人叫程伟元,他是一个印书铺的老板,是他最先将《红楼梦》付梓印刷,才让这本书得到广泛传播。程伟元印刷出版的《红楼梦》有两个版本,分别是“程甲本"和"程乙本",我们现在一般管他们叫"通行本"。】 【但他也同时做了一件事,就是请高聘在曹雪芹原著的八十回《红楼梦》基础上,续写了后四十回。】 【高鹗这个人呢,文字境界和思想水平显然都不如曹雪芹,他续作的后四十回是不是“狗尾续貂”我们且不说,但我之前听过好多小伙伴们评价,就是从第八十回后往后看,一个个人物都言语无味,面目可憎①,怎么都不好看了?】 【在我看来,程伟元请高聘写后四十回续书,很有可能是出于商业考虑。】 【为什么这么说呢?——高鹗所续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故事有头有尾,比较完整,不能算是“烂尾”,所以比较好卖。而且它的结局是个“大团圆”版本,明明在曹雪芹笔下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到了高鹏的后四十回,荣府家道中落了一丢丢之后,子孙后代意又起来了,宝钗还给宝玉生了个儿子贾桂,还有什么“兰桂齐芳”之类……将红楼整个故事的悲剧立意全给推翻了。】 【当然了,我们之前也提到过,作者成书的时代清廷的文字管制很严重,出版商需要规避"文字狱”的潜在威胁。但是,没有这金刚钻,就别揽那瓷昂活儿啊!害得兰兰每次看后四十回,都只有一个感受: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