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然也是理论上最快的回怼。
罗九拉球之后的手臂根本不收回,顺势往前劈下去,这动作与王超第一个球时的动作居然如出一辙,是个极其突兀的侧切。
王超刚刚推挡过的手臂同样不收回,顺势往前甩出去,一个漂亮的快带动作,正好把弹起来的球带了过去,反应之快仿佛完全没过脑子。
这两个回合的交手,就像是第一个球时的情形反了过来,但双方做的依然无懈可击。
“听说你的侧切很好?我并不比你差。”
“你化解得很好?抱歉,我也可以。”
——大概是这个意思。
他俩都没有极速天赋,但他们都有太好的技术与太优秀的球感,即便没有那么快的动作,却依然可以想出办法来帮助自己的动作提速。
如果动作还原需要时间,那我就不还原。
如果不还原动作会影响自己做下一个动作,那我就想办法,让我的下一个动作的手臂起始点刚好与上一个动作的手臂终止点在同一个位置,达到理论上的无缝衔接。
只要我的姿势够精确,技术够全面,可供选择的动作够多,我就一定能做到这件事情。
王超和罗九其实在华乒基地里从未一起练过球,但他们对对方的了解却仿佛已经深入骨髓一般,这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本来就是同一种风格的选手。
都绝顶聪明,都绝顶灵活,都是绝对的超天才。
所以这对同门师兄弟对决,打到现在,观众们在眼花缭乱之余,也有一种很古怪的感觉,他们仿佛在看同一个人一分为二,然后左右互搏。
虽然姿势不尽相同,身高、身形、球拍、发型也不相同,但球台两边的选手却呈现出几乎一模一样的气质来。
“这才是真正的同门对决啊……”全世界的球迷都觉得叹为观止。
这个球还没有打完。
面对王超的快带,罗九早有防备,,他侧身直接正手爆冲。
这其实算是他找到的一个机会。
毕竟快带这种技术,本质上属于过渡,第一个球的时候罗九也是在快带的时候被王超抓到机会卡了节奏,最终才争取到机会施展大蟒翻身。
如今形势反转,轮到王超快带,罗九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他这一板爆冲用力不多不少刚好提到过很多次的一种经典情况,王超可以选择后退,赌罗九会大力爆冲,王超也可以坚持不退台,赌罗九会吊近点,但问题是,以罗九的技术,并不存在什么发力无法收回的问题,他完全可以在球拍触球的最后一刻再决定到底是要发力还是不发力,他扎实的基本功和入微级别的手感可以让他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进攻模式中自由转换。
罗九是可以看清局势后再做选择的,王超却只能先下注,所以在这种层次的对决中,这个球看似还能抢救,实则胜负已分。
王超的选择是站在台前一动不动,等着罗九出手。
既然是必死的局面,他当然选择让自己少跑两步,而让罗九多爆冲一次,这种程度的体力消耗虽然只是理论上有意义,但即便是理论上的意义他仍然想全都把握住。
这是一种严谨的比赛态度,也是一种良好的比赛习惯,所有的华乒选手都被教练教导过,比赛场上的每一分都是一点一滴抠细节抠出来的,如果不会抠细节,那你打的再好,教练也会说你“糙”。
虎克正是这方面最典型的反面典型。
此时罗九全力爆冲。
王超做了个抵挡的动作,但最终球速太快,从他身侧飞了出去,球拍搂了个空。
1:1,罗九追回一分。
“有人问我这个球有什么说法,我只能告诉你们,这个球没有任何说法。”
秦华昌又开口了:“这两人打球细节太多,我实在是说不过来,但是通过我刚才简单的讲述,你们也感觉得到,他们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