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改变命运的机会 田长征和杜鹃轮流挑着担子急匆匆地往家赶。为了节省钱,给嘴馋的孩子买一块烧饼回去,两人忍饥挨饿,没顾得上吃午饭,每人只啃了一个从家里带出来留在路上充饥的煨红薯。 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了。肩膀上挑的担子晃悠悠的,显得越发沉重了。可脚下的路还长着哩! 偶尔过往的拖拉机似乎也发出了粗重的喘息,惊得路边白杨树上的小麻雀不安地跳来跳去。 在一个三叉路口,田长征挑了一程,满头大汗,准备歇息一下。杜鹃知趣地接了过来,准备换个肩膀挑起担子再赶路之际,一辆满载货物的旧货车疾驰而来,在与对面会车拐弯的时候,车子的尾部撞到了杜鹃扶着的扁担,把她连人带担子挂倒了。 小黑妈妈杜鹃猝不及防,来不及控制自己的身子,一下子拽倒在地上。她的脸上顿时挂了彩,鲜血冒了出来,流成了一条红丝带。 旧货车司机刹住了车,停车之后,从反光镜里看到了跌倒受伤的人。他主动地走过来道歉,愿意承担疗伤赔偿的责任。另一辆背向而行的客车反而加快速度,箭一般地溜走了,空留下一路灰黄的滚滚尘土在迎风飞扬,似乎这一次小小的车祸与那驾驶员毫不相干。 戴茶色墨镜的司机为了赶时间,提出愿意赔一百元现金为杜鹃疗伤。杜鹃觉得自己擦破点皮,出了一点儿血并无大碍,人家好心赔一百块钱还合算,就点头答应了。 可杜鹃她丈夫田长征怎么也不肯放过那司机,担心妻子摔成脑震荡或脑膜炎之类的大病就麻烦了。 在不愿意私了的情况下,司机只好开车送杜鹃到县城人民医院去做检查治疗,并去告知交通警察来秉公处理。因为当时通讯不发达,平常根本还见不到手机,更没在生活中见谁使用。 田长征只好独自一人赶紧把油毡布和塑料薄膜挑回家,搁下担子,撒了一泡尿,没时间料理家里的事情,就心急如焚地抓了一个生红薯,又步履匆匆地踏上奔赴县城的道路了。老人孩子只能自己做饭菜吃了。夜里睡觉老爱踢被子的小孩儿也没法管了。 一路上,天空渐渐阴沉下来。还没到傍晚天黑,老天就又变脸,变得又要泼泼洒洒了。乌云密布,笼罩着雾气沉沉的远山。 “落雨山戴帽。”田长征念叨了一句家乡的俗语,赶紧加快了步伐。尽管他一路小跑,可还没赶到县城,天就像漏了似的,暴雨毫不容情地倾泻而下。田长征躲到人家屋檐下,望着雨幕中的田野和房屋,心里直发愁。 被大水淹过一次还不够吗?老天爷,你怎么老是无休无止地发脾气,害得我们还不够惨吗?小河上游的水库堤坝还没来得及修筑好,我家里的房屋也还没及时修缮好,那土砖房要是再被淋湿灌透一次,恐怕就会呜呼哀哉了呀!那田野里的庄稼幼苗要是再折腾它们一回,可就全完蛋了啊! 田长征默默地祈祷,想起家里没处躲雨的老父母和没地方睡觉的孩子们,不由得潸然落泪。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阵暴雨过后,绵绵细雨依旧像蚕丝咀嚼桑叶那样,不停地“淅沥淅沥······” 田长征猛然想起还躺在医院里的妻子杜鹃,顾不得自己身子会被雨水打湿,冒着蒙蒙细雨,踩着泥泞小路,三步并作两步地往前走。为了尽快赶到医院,田长征抄了近道。 田长征边走边想起前些年自己和妻子杜鹃半夜抱起出麻疹发高烧许久未退热的二儿子小黑赶赴县人民医院去看病的情景,记得也是在这条羊肠小道上,自己一脚踩空,踏入水沟里,弄得两脚冰冷。 走进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