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7 章(2 / 3)



两人在这里也见惯了生死,也见惯了长安城中的权贵一朝天堂,一朝地狱,并无多大悲悯,先一人很有经验的说:“空不了的,这一家子走了,那一家子再填进来,这些日子是少不了,唉,都是金尊玉贵的人哪!”

两人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慢慢前行。夕阳渐渐黯淡下去,在他们身后的牢狱大门上,狴犴露出两只獠牙的脸上,一半儿明,一半儿暗,更显狰狞。

一个月后,被押解进京的赫连家族在封地的嫡系和主要属官,及他们的父子孙男丁,皆被斩首,女眷成年的被官府发卖,娘家愿意伸手的,在桓大相国这条船上的,默许赎回,有的回了娘家,有的出家为尼,在室女则一律充入掖庭。

一间陈设简素的屋子里,桓侧妃形容枯槁,两眼无神地躺在床上,虚虚地看着帐顶。

天色接近黄昏,昏暗的光线照进来,家具在墙上投射出高高低低的阴影,桓侧妃的脸上也晦暗不明。

屋外,一个小女孩蹲在廊檐下,一会儿望着天空飞过去的鸟儿发呆,一会儿又低下头看着爬过的蚂蚁。

小女孩正是菱歌,她瘦了很多,白皙光润的脸上一双眼睛显得更加大,这么小的孩子,那清澈的眼中已经蒙上了一层愁云,楚楚得好不可怜,她的头上缠着一圈白布,白布上还有零星血迹。

一会儿她身前的地上,颜色慢慢地变深了,原来她低头偷偷在哭泣。一只蚂蚁被滴下来的泪珠砸到了,左冲右冲,最后终于挣了开来,仓皇逃走了。

菱歌恋恋不舍地看着蚂蚁,好想跟着它,看看它的家在哪。她以前就经常和阿康趴在地上用东西逗弄蚂蚁,可是康阿兄却再也看不见了。她想父王,想母妃,想两位兄长,想自己的阿姨,也想夜明珠。

她知道最疼自己的父王是死了,二十多天前,禁军围了定王府,称父王为逆王,将他们全部带到了大理寺。她很想带上自己的夜明珠,可是兵荒马乱的,夜明珠跑得不知去处。

她又惊又怕,生怕被母妃他们丢下了。所幸他们在大理寺没受什么苦,没有下到大牢里,大约是因为李家舅父和桓侧妃的缘故,他们被单独关在一个小院子里。可是很快康阿兄就被带走了,也不知道带到哪儿去了,再也没有回来。

过了几天就传来了康阿兄的死讯。听说康阿兄是被用弓弦勒死的,一起赴死的还有菱歌的几位堂兄家的小侄子,都是年纪不大的儿郎,最大的十几岁,最小的比菱歌还要小。

桓侧妃本来心伤定王之死,又闻噩耗,哭得晕死过去几次,醒来后就痴痴呆呆的,还有一点疯癫之象。

菱歌的世界天翻地覆。关押她们的屋子里,一片愁云惨雾,大人也顾不上她,菱歌又是恐惧又是伤心,很快就病了,每日昏昏沉沉的。

等她醒过来时,才知道桓侧妃把她带回了魏国公府。

开始她不知道这是哪儿,李妃和沈夫人到哪里去了,怎么是桓侧妃带着她呢?可是桓侧妃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糊涂,她也不敢去问她。

后来桓侧妃的贴身侍女碧儿和桓府的侍女说话闲聊,她才知道她不省人事的时候,李家派人来将李妃接回去了,沈夫人听说也被买下,被带回李府。

本来李妃是要将自己带回李府去的,可是桓侧妃突然爆发了,她迁怒于背弃定王的李家,又恨执行桓恕命令的李度,她连李妃也怪上了,又也许是觉得菱歌是剩下的跟定王血脉最亲的一个人了,爱屋及乌,总之桓侧妃死活不让李妃带走菱歌,谁劝她她就要撞墙。

李妃自己也心伤难支,也无力和她争夺,就这样桓侧妃带着菱歌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