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武侠修真>弱水铭> 第二回 步师爷入梦空清庵 俞大户初识教书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回 步师爷入梦空清庵 俞大户初识教书匠(5 / 8)

来,难道自谦、静安一双小儿女也没上过私塾?”想过一会儿,便也明白了,定是几个孩子见他熟睡于此,趁机贪玩去了。

这般,就也不再理会,却是想起梦里所见的册子,竟还记得不少,特别是那封面的仙子,竟同自家女儿有些相像,便顿觉有趣。

于是,就拿过笔墨,将其默写了下来,待至书毕,又看过一回,遂感有些乏味,便不在意的将其弃之一旁。正是:

泪酸水弱灭有时,妄自唱叹怀梦词。

谁解句中词间意,直道痴人说梦痴。

此时夜幕降临,就听有“叮叮当当”地打铁声,自空清庵外的大殿中,不断传来,响彻四遭。原来,拱门其西三间,被村中俞晃、俞大哲叔侄俩租赁,改为了铁匠铺,大概因近年关,又再加紧赶工。

想着孤僧瞎那凭空之言,又思索着这一后午的梦境,步师爷反复不得其解,如此怔过一会儿,方关好门出得空清庵。并到铁匠铺同俞晃叔侄打过招呼,这才回家而去。即此一夜无话。

且说,次早那七里之外的臣远庄,李氏因胡彦江要往鹰嘴崖,待天放亮不久,便已将饭菜做毕。等让自家小叔用过,又给其上下捯饬一回,方满意的笑着收拾屋子去了。

而胡彦庭自也上前,为兄弟应聘私塾先生之事,又反复叮嘱了一番。并让他代问俞大户安好,直啰嗦一通后,才放其离去。

这臣远庄相距鹰嘴崖,不过七里之地,胡彦江一路紧赶,就一晃而至,两村虽隔不远,却也是头次来到。抬眼望去,但见弯月拱桥横跨村口,巍峨石头牌坊耸立于上,两边又篆着一副对联。

右边书道:

莫弃莫离,祖宗有示,坐卧乌河西。

左边书道:

死生相依,家风有训,盘踞夜河东。

居中悬挂的,正是那牟乳县衙颁发的牌匾:文明之村。

东面乌河,因水浑浊而取名,西边夜河,声似哭泣而得之。两河环村而下,又于村头拱桥汇于一处,被称幽河,急急流淌,向外远去。

再看那村落,被群山环抱,房舍、街巷错落有致,鹰嘴石于正北,依山巅而出,气势威武,如一方守护,俯瞰山村。若站于其上,村中之貌,就有如“牛”字倒写。

那牛背之地,正是了源寺,牛首之位,乃步、俞两姓的家族祠堂,空清庵则在牛尾。牛脚各踏乌、夜两河,而牛腹之处,便是于村口,镌刻着家风祖训的石头牌坊。

胡彦江看后,不禁心中赞叹道:“如此灵秀之地,难怪曾在外出落些人物,倒也不足为奇。”

相传,鹰嘴崖最初建村,乃是迟姓人氏,之后才又陆续迁来步、俞两族。却是不知何时、原由不详,那迟氏一脉竟举族迁走,只留下步、俞双姓就此安定下来,直至今日。

这鹰嘴崖之西有一山,因高得名“小西天”,远看峰峦迭起、云雾迷蒙,乃村中西首屏障。而小西天外又有一村,村北形一山脉,奇貌怪状、甚为独特。

传说,乃赤脚大仙于那里歇息时,无事抠脚丫所化。脚掌成山,食指、中指连带五根脚趾,恰好七座山峰连接一处,直冲云端,故名“七个顶”。

而正在这七个顶的东麓,赤脚大仙屁股所坐之地,又化成一石,如同乌纱官帽,正对着鹰嘴崖,故村中在外成事者若干。却也因此,惹得临村百姓嫉妒,遂用火药炸之,后来,方致鹰嘴崖人才凋零,不过皆是传闻,自当不得真。

言归正传。且说,胡彦江进得村中,不难打听,便轻易寻到俞大户的住宅。待上得前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