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没错,雪莱夫妇今年就会搬去意大利。 所以…要在好不容易找到的出版商携娇妻跑路之前尽量把自己的名声做大。 必要的话,卫希夷还会主动向罗切斯特透露消息,利用罗切斯特在伦敦的人脉。 从玛丽·雪莱身边离开,卫希夷本来想找拜伦互动一下,却被查尔斯半路截胡。 “艾略特小姐,”查尔斯笑得灿烂,说出的话却不怎么讨喜,“作为在场为数不多的不从事文学创作的艺术家,我们是不是可以抱团取暖?“ 卫希夷眯起眼,假装没听懂查尔斯的言外之意:“查尔斯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在下想尽可能多地和艾略特小姐相处。“查尔斯笑得很不要脸。卫希夷只好低头避开他滚烫的眼神,正好看到他转动着的银戒指。 卫希夷有理由判断,查尔斯这番热情洋溢的近似于表白的言论全都是出于虚情假意。 ——当然,如果卫希夷关于谎言和戒指的推论正确的话。 卫希夷很自信地认为自己的推理是正确的。 虽然不确定他的用意,卫希夷还是决定加强戒心。 万一,还是万一,万一阳光灿烂的查尔斯先生就是传说中的开膛手呢? 他与开膛手的基本特征可是完全符合。 当然,是多洛雷斯版本的。 男性,三十岁以下,漂亮,追求者无数,其中男女都有。 多洛雷斯关于开膛手的推理比较与众不同。 她推翻了受害人有罪假设,反对苏格兰场对于受害人身份的猜想。 多洛雷斯认为死者不是□□。 虽然白教堂周围的大部分女性居民都从事特殊服务行业,但也不是全部。 当年留下的书面资料中,没有可以证明受害人的□□身份的。 所以多洛雷斯认为开膛手的受害人都是凶手的追求者,至少肯定有桃色关系。 强行打断回忆,卫希夷婉拒了查尔斯的殷勤,重新加入玛丽·雪莱的小圈子。 和美女进行有意义的谈话还是很有意思的。 虽然乔治·艾略特心软得迂腐,玛丽·雪莱的激进又极富空想性。 但她们毕竟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最高学术修养。 卫希夷不确定在玛丽·雪莱和乔治·艾略特的对比下自己是否还美丽得出类拔萃,但她自信自己的现代观念还是可以超越旧时代的。 卫希夷想玛丽提出了借阅手稿的要求,这位“现代科幻之母”惊喜地答应了。 “肯定是珀西告诉你的吧,”玛丽颇为不好意思地把手稿递给卫希夷,“写个小故事他都要管。” 乔治·艾略特好奇地探头,一同阅读稿件。 教堂的钟声响起,玛丽换上一副主妇的神情: “诸位,该用晚餐了。” 卫希夷明白,作为未婚小姐,她应该在晚餐前离开。 环顾四周,查尔斯不知何时已经告辞。 于是卫希夷轻松地和乔治·艾略特一同辞别了主人,上了小菲尔德府的双轮马车。 “玛丽安,你对最近的白教堂杀人案持什么看法?” “我更喜欢你叫我乔治。” 乔治·艾略特避开话头。 “但玛丽安毕竟是你本来的名字啊。” 乔治·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