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一人织了套毛衣毛裤,村里其他人都眼热的很,稍微殷实的人家都选择了先拿毛线给家里人织新衣,再把剩余的毛线卖给云勇,家里困难的卖了毛线赚钱后也织了几件背心给自家人。 提取出来的羊毛脂苏知海用它分别制作了防裂膏,洗头膏,唇膏及香皂拿到县城售卖。 云莲是从月下村嫁到的隔壁村的一名中年妇女,这天她回村看望就嫁在月下村的妹妹云荷,一到妹妹家就听到里面纺车吱吱作响,妹妹云荷正在纺线,她旁边坐着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正拿着两把毛刷将一团团细毛梳理柔顺。 云莲笑着打招呼:“云荷,在纺什么呢?这么忙啊。” “这个是云勇家给的羊毛,一斤羊毛80文,纺成毛线再120文卖给他,家里这些天已经纺了十斤线了,赚了400文呢!”云荷一边纺线一边回答。 云莲闻言惊讶道:“羊毛,怎么这么干净?一点异味都没有。” 云荷:“是云勇家发现的一种配方,羊毛洗了就变得柔顺干净。这羊毛线针织成的衣物保暖效果好,你看我身上穿的这件。”说完把外套下的毛线背心漏了出来。 云莲伸手摸了摸,厚实又柔软,仔细看了看,问道:“这个怎么织的?” 云荷:“云勇家的庄二娘教的针织法,姐,你赶紧去云勇家买些羊毛回家,我教你怎么织,挣钱了不说,还可以留些毛线自家做衣裳。” 云莲觉得妹子说的很有道理,这不接着唠嗑了,急冲冲的往云勇家赶。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梳毛纺线、织毛衣以月下村为中心在附近开始风靡起来,云勇家清洗羊毛的效率开始跟不上羊毛的供求,县城一家纺织坊闻声而来,买了云勇家里积存的所有毛线并提出要买洗羊毛的方子。 云勇和苏知海两人商量一番,决定把方子卖出去,毕竟两人都是小老百姓,吃不下这么大的市场,因为苏知海坚定不卖独家方子,相对于利润巨大的羊毛线市场,最终秘方以10两的比较低廉的价格卖了出去,后续相继有三家工坊来找云勇,都以10两的价格成交。 月底,苏知海云勇围坐在苏家厢房,两人面上都带着兴奋激动的神情,开始盘算收益,棉花和棉布总共就赚了300多两,这还只是在附近村庄售卖,羊毛线除去本金加上秘方费一共赚了150多两。他们收的大多都是铜钱和碎银,幸好买卖过程中大部分换了银两,纺织坊给的也是十两银锭,不然单数钱就得累死。 棉花钱要留给周姐姐150两,剩下的他和云叔平分,苏知海想到苏姐姐有提过可以多给她铜钱不用特地换成银两,从中数了50贯铜钱和十个十两银锭放到一旁的布袋子里装了起来,说道:“棉花的钱要分给周商人五成,剩下的我俩平分,刚好一人150多两。” 云勇对此没有任何意见,本就是他占的小海便宜,如果不是小海年纪小,本可以独自做这些生意,不用拉他入伙的。 两人就这样毫无芥蒂,开开心心的分了钱。云勇抱着十五个从未见过的十两银锭和少许铜钱,脚步冲忙的往家赶,迫不及待的回去和媳妇分享。 苏知海把钱匣子里的钱全部倒在桌上,从柜子里拿出新买的2个钱匣子,开始进行分类,十两银锭放在一个钱匣子里,刚好20个;碎银子放在一个钱匣子里,总共23两;剩余的铜钱放在旧匣子里,总共566文。 他小心翼翼的把钱匣子收好之后,打算趁时间还早把钱给周熠送过去,这段时间除了有两次去周熠家补货,后面他忙着羊毛的事,已经很久没去了。 苏知海不知道的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