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谢夫人费心。”刘卿月行礼。 两个箱子,一大一小。 大的里面装了满满一箱衣裳。 小箱子打开之后,是三个精致的红木匣子,里面装的全都是首饰。簪钗珠花,璎珞手镯,那做工成色,季望舒即便不懂,也知道价值不菲。 “这……”刘卿月犹豫着不敢收。 崔笙笑道:“戴着玩就是。大匣子里头,是我从前做姑娘的时候戴过的,样式虽老,材质却佳。两个小匣子里头,是小四他两个姐姐的,还有铺子里新送的,都是现在中都时兴的样式。还有这些团扇绢帕,先拿着玩,以后等你有了自己喜欢的样式,再让人做。” 说完,她挑了两支金簪,一支金步摇,一把金梳背,一副金臂钏交给盛妈妈:“中都的人呀,大多先敬罗衫再敬人。你若打扮得太寒酸,旁人还以为咱们崔府慢待你呢。快,快去梳了头,换好衣裳,让大伙瞧瞧。” 盛妈妈的手像是会变魔术一样,看着非常复杂的发型,她竟没用多久就梳好了。插好金梳背和两根金簪,铜镜里的刘卿月活脱脱一个灵秀少女,如果再胖一点,一定可爱到不行。 季望舒生出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成就感。 季望舒,老妈子,你没救了。 崔笙送来了十几套衣裳。都是一等一的好料子,针脚细密,刺绣精致。 不仅有石榴红,橙红,翠绿,淡黄这些少女常用的颜色,还有四五套淡色素服。 古人在父母亡故之后,是要守孝的。要穿素服,吃素,好像还不能参加娱乐活动。 “姑娘,挑好要穿哪件了吗?” 盛妈妈端来一个朱漆托盘,盘中放着七八朵绢花。有彩色的,也有素的。虽大小不一,但朵朵栩栩如生。 “衣裳的颜色和花不能冲突,否则会坏了美感。这当中的门道,以后老奴会慢慢教姑娘。姑娘聪慧,定然一学就会。” 簪花?唐人确实爱戴花。但是,怎么好像哪里不对。季望舒心里冒出一种说不清楚的怪异感。 簪花……挑选…… 哎呦我去!季望舒吓出一身冷汗。不会是她多想了? 崔笙这些准备,乍一看很周全。但不能细想。 作为崔氏的嫡女,裴氏的长房宗妇,崔笙不可能不知道守孝的规矩。如果她真的是全心全意为刘卿月考虑,就不会让刘卿月选,而是直接告诉刘卿月,她该穿素色,为亡母守孝。 为什么要让刘卿月选? 还有,管家为什么要特意告诉刘卿月,她住的是嫡长女的院子?只是想表达对她的重视吗?还是在点她义女的身份? 结合现在的选衣裳,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崔式的发妻亡故多年,崔府的嫡长女不需要为谁守孝。如果心里还想着过去的母亲,不把自己当成崔府的人,那就不要怪崔府的人也不把她当自家姑娘。 刘卿月和岚熙初来乍到,崔府上下想背着崔式为难两个孩子,可太容易了。 好险恶的用心呀。 可崔笙为什么这么做?看不上刘卿月?还是…… 不会是因为裴景吧。怕刘卿月觊觎裴景? 但是,这样的试探和暗示,也太隐晦了吧。 如果刘卿月因为没明白崔笙的意思,而选择了素色衣裳,但她其实对裴景没有想法,崔笙还会给她机会吗? 还是说,崔笙根本就不在乎刘卿月的想法和态度。选对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