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哲妇倾城(3 / 4)

无不称快。

-

果不其然,数月之后,梁太后崩。

梁氏墙倒众人推,襄帝顺应民意,夷梁氏三族,长少皆弃市,无一孑遗。公卿连坐数千人,朝廷为之一空。

惟梁纪之女梁圣,容色冠后宫,绝爱幸。不仅未曾加诛,更因爱登后,夫妇合隆。

-

襄帝后宫万数,多内宠,梁圣愈不自安,又因家世衰微,无所倚仗,常怀忧戚。遂行巫蛊,欲以窦邓为比!

襄帝知其事,尤怒,诏废后:后宫久乖阴德,自绝于天,不可承继宗庙。

送暴室,数日辄死。

由此,自肃帝恭后梁氏至于襄帝废后梁圣,贯穿百年的诸梁外戚,终于被彻底连根拔起。

诸外戚,梁骥之恶,比窦翀为尤甚,而其受祸也亦最烈。

窦翀伏法,未及全家,阎先受诛,尚存太后;梁骥一门骈戮,妻族亦蔑有孑遗,甚至三公连坐,朝右一空,设非怙恶不悛,何至于此?

-

襄帝知梁圣乃是为人挑唆陷害,却也不得不将其作为弃子!

私下感念梁圣,为其做《伤悼赋》。文辞凄丽,有过于汉武帝悼亡赋(汉武帝为李夫人作诔)

【注1】

门阀举荐迎立窦氏女为皇后,而帝意在后宫。

经过数月的商议,襄帝力排众议,乃立母舅之女吴姚为后。

襄帝之母乃河西羌奴,有色慧,善巧佞,得幸于河间孝王,母以子贵而家门渐盛。

襄帝欲用舅氏打击士族门阀,以舅氏卑贱寒微,不至外戚祸政。

吴氏出身,本不该为皇后,亦是门阀反对的原因。然而宦官皆支持襄帝立吴氏为后,故而吴姚得以正位中宫。

【PS从东汉转到北魏末年了,参考北魏末年的政局,PS宣武帝和高氏吧。】

由此,本在炎汉王朝如日中天的宦官与外戚势力,在襄帝的授意下,竟达成了第一次合作——共同对抗尾大不掉的士族门阀。【注2】

-

-

-

-

【注1】

梁氏

写梁氏是因为东汉外戚梁氏才是最恐怖的,并且也是影响东汉最深的。

从本文开始的肃帝,即肃宗汉章帝。汉章帝恭怀皇后到梁妠兄妹为外戚巅峰,一直到汉桓帝的两位“梁皇后”。算是被迫娶的梁女莹和立后的“梁氏女”邓猛女。

邓猛女看史书,我还是倾向于认为她是“梁氏女”。至少史书上,汉桓帝立她为后的时候,并不知道她是邓氏女。立后四年之后,才知道她是邓香女。未必不是邓猛女觉得梁氏女的名头太差劲,为了给自己换个皮,洗白身份。

所以历史上邓猛女以色得宠十几年还是很强的,加上她的身份梁氏女,过得举步维艰也是一定的。

具体写梁氏的人,是因为女主老爹是【梁儇】的儿子李尊彦。女主老妈刘氏亭主,刘氏父亲是(历史上)被梁太后梁冀所杀的差点儿成为皇帝的宗室,有贤能之名的“刘蒜”。

PS李尊彦是李固之侄,李尊彦是女主老爹,刘蒜是女主老妈的爹。“稍微纠葛的”狗血出身设定。

女主老妈刘氏亭主跟李尊彦是从小订的婚约……

后来刘蒜和李固先后被害死……算是被迫嫁给了梁骥小表弟李尊彦的。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