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沈父沈母也是老实人,一辈子没和谁红过脸,哪经历过这架势。被她闹怕了,也怕丢人,索性都依着她。 等到王萍两个儿子出生,沈明北更是一点小灶也捞不着了,王萍把家里的吃的看的紧紧的,但凡沈明北多吃一点,都要嚷嚷得满村知道小叔子背着两个侄子,自己偷吃好的,偷用好的。 十多岁的大小伙子,也是要脸的人了,愣是挺着不去多吃一口,多占一点。 要说只是因为这些吃的用的,沈明北不会这样厌恶沈明南和王萍。 等到沈明北和夏兰兰结婚了,王萍才出大招了。 两人刚刚结婚一个月,王萍就闹着要分家,“小叔子没结婚的时候养着他也就算了,这不能结了婚还要养他和他媳妇,难不成以后还要帮他养孩子!这小叔子是要吸干我们这当大哥大嫂的血啊!”放下狠话说不分家就和沈明南离婚。 沈明北气的肺都要炸了,自己也是按户口分地的人,土地是农村人的命,沈明北再游手好闲也知道农忙是要干活的。就算是自己干少了,那也是爸妈干的多,跟她有什么关系,她算哪根葱,脸有多大好意思说是靠她养着。 王萍再怎么过分,沈明北还能忍,毕竟不是一个姓的外人,但是沈明南是真伤透了他的心。 沈明北看着大哥跪在爸妈面前,说孩子妈要离婚,离了婚自己的家就散了,这个婚不能离,只能求着爸妈分家。 沈明北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那么通透,第一眼就觉得对方在演戏,寒心地看着自己同父同母的亲大哥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沈明北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 以前还觉得嫂子是外姓人,原来自己才是那个外人啊。 看看,人家两口子的戏演的多好啊,配合的多默契啊,心往一处使,一向要把自己分出去啊。 等看到爸妈为难而又愧疚的看着自己,沈明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徐金花两口子虽然疼小儿子,可是还是传统观念想着长子长孙才是传承,才能给自己养老送终,以后老两口干不动了,还是要指望着老大。 现在大儿媳妇一闹,大儿子一哭,老两口就怕了,怕以后大儿子大儿媳不给自己养老,只能牺牲小儿子。 沈明北心寒了,咬牙同意分家。自己都这么遭人嫌弃了,哪有脸还死赖着不走啊。 就算同意分家这事儿还不算完,沈明南一脸愧疚的来说什么“你嫂子不懂事,非要闹着分家,我也拦不住,不能让孩子没妈啊,为了大哥这个家只能委屈三弟你了。” 又开始哭穷,“你两个侄子也大了,过两年也要娶媳妇,家里不能连个住的地方也没有。” “爸妈年纪也大了,以后也要我们给养老送终,住的宽敞也舒服点,不能跟我们跟孩子挤啊。” 沈明南把自己说的好像天下第一委屈,第一孝顺。 总之最后沈家四间完好的土房一间也没有沈明北的,老两口一间,大儿子沈明南两间,剩下一间是二儿子沈明西一间。至于沈明北两个口子,就剩下快塌了半边的旧屋子。 不是老大一家不想独占,也不是忽然良心发现想起兄弟情深。 但是老二一家不像老三偷奸耍滑,是村里出名的干活卖力气,春种秋收的时候一个人当两个人用。要是把老二一大家子人赶出去,村里人的吐沫星子就能淹死他。 说到底,最终还是老大一家占了便宜,沈明北搬出来的第二天沈明南家的两个儿子就搬进了原来沈明北的房间。 最后连地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