蝠蛾科昆虫,目前,在全世界发现的大约300种以上,大多分布在大洋洲 一带,中国已知的大约30多种。因为那些成虫常在傍晚时分,贴近地面飞行,很像是蝙蝠, 所以人们称呼它们为蝙蝠蛾。 蝙蝠蛾身体为中至大型,体形较为粗壮。蝙蝠蛾的雄虫,成虫翅展35-45毫米,雌性成虫的 翅展更宽些。雄虫的体长14-18毫米,雌性的虫体也稍长些。 蝙蝠蛾身体颜色为褐黄色,体表有长毛。前翅前缘褐色,身体中部有三角形斑和黑斑。身体 中横线上,形成一条断续的白色宽带,有黄色和灰白色外缘。后翅为棕黑色,翅上斑纹的变 化较大,雌性的颜色显得暗淡,雄性颜色鲜艳。 它们的头很小,没有单眼,触角也很短。雄蛾呈羽状,雌蛾有些像念珠。成虫的口器退化, 上唇、上颚与下颚只存留些遗痕,无喙管。 它们是腹部长大的蛾类,雌蛾的第9腹节,有两个生殖孔。成虫比较懒惰,只是在每天黄昏 时活动。但是,它们飞行迅速,飞翔时身体会左右摇摆。 蝙蝠蛾的幼虫大都是害虫,它们会蛀食植物的根、茎、枝、干。 常见的蝙蝠蛾有一点蝙蛾,这类蛾子的体型较大,前翅上有一粉色的细条,细条略有间断。 它们的幼虫主要蛀食植物的枝、干。主要祸害桃、葡萄、柿子等。 再有就是柳蝙蛾,它们体形较一点蝙蛾略小,前翅无粉点,后翅为乌褐色,它们的幼虫会危害柳、栎、桐、梨、桃、枇杷、葡萄等果树的枝、干。 还有就是这虫草蝙蝠蛾了,也就是名贵药材冬虫夏草的一种主要寄主昆虫。 第四是角纹蝙蝠蛾,它们的前翅有一角形斑纹和许多零星斑纹,身体呈粉白色,雌蛾身体颜 色较雄蛾略红。 它们同所有完全变态昆虫一样,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期。 蝙蝠蛾的雌性成虫,在交尾后,把卵产在植物下面松软的泥土里,虫卵是椭圆形的,表面很 光滑。 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卵孵化成幼虫。幼虫的身体较为粗壮,有腹足5对,趾钩环式, 刚毛着生在毛瘤上。单眼每侧6个,排成两列。幼虫大多生活在树木的茎干或根的中间。 那些老熟幼虫的身体长度可达40毫米左右,头部为棕色,体表乳白至灰白色,呈圆筒形,体 节有深色毛基片。腹部、胸部有许多节,每节又有几个小节。还有腹足5对,趾钩较圆,臀 足趾钩肾形。 蝙蝠蛾的蛹为圆筒形,头顶有角状瘤。它们的腹部具刺或齿脊,是帮它们从地下活动到地面 来的工具。雌蛹第2-6腹节能活动,雄蛹第7腹节也能活动。 那么,它们的幼虫是怎样变成草的呢? 冬虫夏草都是生长在青藏高原,它们的生长过程是很奇特的。本来那些幼虫生长在植物的肌 体里,蛀食植物生存。到了冬天,天气逐渐变冷,这些幼虫就会钻入地下的土里过冬。 因为到了土里,有一部分幼虫,不小心、也许是不知道,就被土里的虫草真菌而感染了。 到了每年五月中下旬,当冰山上的冬雪开始融化,天气逐渐变暖的时候。那些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