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太子兢兢业业、谨小慎微,却始终不受父皇待见,又何况我?” “陛下并非不喜欢太子,他只是惧怕太子、忌惮太子。我暗中观察了这些日子,发现陛下并没有先前宠信梁氏和睿王了,或许当初的睿王不过是为了压制太子的一枚棋子而已。” “既然如此。我更不能回去了,我不想成为父皇的棋子,一旦用完,到头来还是说踢被踢。我也不想给他去分担,一切都让他自己去担着。” “你和太子不一样,德王和太子相继而逝,其余几个成年皇子或无心于大位,或身体有疾,十二皇子又未成年,如果睿王真的无缘大位,那将来只在你和翊王之中产生。允晏,陛下终究是你的父皇,你要放下对他的成见。” “我放不下,真的放不下,虎毒尚且不食子,他却为了自己大位稳固,亲手杀了太子。” 杨正午当即喝止他:“住口!这话以后再也不能说了。” 萧允晏冷笑一声:“好,不说就不说。但就算父皇没有立萧允昊为储的迹象,许峥嵘还是会支持六哥,只怕到时候又会陷入无休止的党争之中。六哥手里有兵,我又怎么争得赢他。” “事在人为。” “外公,你回去吧,我现在是真的不想回京。若真回了,我也无法面对父皇。与其我和他相看两憎厌,不如我一个人在这里更加自在。” 杨正午听了萧允晏这段话,倒也认同,太后热丧期间,他是几次看到萧允晏用憎恨的目光对抗着梁帝的,只得道:“也罢,那你就留着吧,但是不能再玩命了,要记住京中还有很多为你担着心的人。” “好。”萧允晏诚恳地应允,“外公,太子家眷还好吗?” “太子妃前些时日大病了一场,如今可算是渐渐痊愈了。酉王在太子陵寝处为太子守孝,杨鹤他们也会时常过去探望。” “太子他们一家,就有劳外公多关照了。” “放心吧……” ****** 已过数月,这日,萧允晏懒洋洋地躺在营地后山的草地上,手里拿着一个酒囊,一口一口地灌着自己。 罗鹄往山上行来,走到萧允晏面前道:“殿下,有两个大好消息。” “什么消息?”萧允晏似乎还是没打起精神。 “翊王殿下已经攻下整块康源之地了。” 尽管是大好消息,萧允晏却还是显得无精打采,只漫不经心回道:“早一日晚一日的事罢了,赫连定邦刚刚登基,根基不稳却改朝换代,最近还一直在滥杀前朝的一批忠臣良将,他根本聚拢不了人心,也无人肯给他卖命。” “就知道殿下不会觉得意外,末将还有一个消息。” 罗鸿催促:“你一次说完不就得了。” “大宁的永胜军已经出发了,守将叫崔雷,听说崔雷已经在赫连定邦面前下了军令状,发誓要将我们梁军赶回甲戌关外。” 萧允晏忽地扔掉手中的酒囊,原本黯淡的眼睛里闪现出光芒,“可算是等来了,那就让他来吧。” 罗鸿也是大为兴奋,“咳,磨蹭了这么久才来。” “还有一事……” 罗鸿囔道:“哎呀,你就痛痛快快地一次性说完啊。” “大宁那边传回来的消息,说是赫连定国的女儿,就是那位要被赫连定邦献给西康王的长公主在和亲路上逃走了,如今已不知去向。” 罗鸿道:“那太好了,这下他们铁定结不成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