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下聘(2 / 4)

/br> “哗啦——”一声,眼前闪过一片绿油油的光线。

竟然只是一片荷叶顶。荷叶浓郁的清香漫开。

他还躺在原地一动不动。

小女孩趁着他愣神的功夫,俯身拿开被划烂的荷叶,她的手上还擎着一把小小的伞,随着女孩一蹲身,她手上的伞一歪,雨水从伞上簌簌流下。

——尽数流到了少年黑漆漆的脸上。

她笨拙地拿开伞,收起手中的止血散,天真地问:“你活过来了吗?”

……

那是章启第一次见到虞秋烟,在小时候,那时他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亡命之徒。

“王爷,属下上次在虞小姐跟前提起过武宁山和远洲。她似乎并非全无记忆……”

章启幼年被贬去了武宁山。京中得宠的小皇子一朝之间成了被丢弃在武宁山的废子。

在新皇登基权利更迭之后,武宁山被众人抛之脑后,武宁山上的小皇子一夕之间也成了人尽可欺之人。

后来,章启机缘巧合逃了出去,武宁山的人为了隐瞒自己的过错将此事瞒了下来。

章启在外头独自流浪了两年,后来辗转到了一处镖局,拜了镖头为师,他习武的天分便是那时候体现出来的。

他改头换姓,年纪轻轻跟着镖队走南闯北,那时本以为就要这样过一生。

若非遇到虞秋烟,他不会认识林老先生,更不可能被识破身份,由无觉大师带回京城。

章启看着地图上的远洲二字,短暂地陷入到回忆中。

“虞小姐身体倒无大碍,属下认为并非全然没有恢复记忆的可能——”戚鼎还在继续道。

章启打断了戚鼎的话:“不必再查此事了。幼时之事不记得也无妨。”

-

因是陛下赐婚,成婚的六礼除了两家商定外,还得尊亲王妃的仪制,从圣上跟前过个眼,圣人点了头才开始走流程。

光是下完聘礼后续的事宜就够虞府忙的。

小丫鬟在殿外举着扫把说得唾沫横飞:“到底是亲王妃,又是肃王殿下,沙场上杀敌无数,功勋在身呢,这聘礼,足足两百抬呢!”

“不对,不对,我听门房的人数过是二百二十八抬,吉利!两百抬是个什么数儿,这你就不懂了吧。”另一个小丫鬟道。

人云亦云,三人成虎。这几日连府内的丫鬟都眼花缭乱地编着聘礼的数,更何况是外人了。

为了彰显这个“多”字,言语真是愈发夸张,甚至已经有人说肃王府下的聘礼多到了六百抬。

戚九听着院中人的争辩,默默低着头,有些丧气,问虞秋烟:“小姐,我们王爷的聘礼是不是下少了,不然奴婢回去让他再加四十八,不对不对,得加八十六抬,我今儿还听柴房的说得有二百六十六抬,六六大顺——”

昨日下聘时,戚鼎就将戚九带了过来。

虞秋烟一口茶水咽了下去,调侃道:“六六大顺,那也得是六百六十六抬啊。”

戚九心里那叫一个愁,肃王府能拿出六百六十六抬聘礼吗?

拿不出来岂不是怪丢人的。

不过更叫虞秋烟发愁的是婚期,不到百日。

未免太快了。

更叫她想不到的是章启他百忙之中还要出京办差……

虽然这几日她也没见到章启,可自纳征下聘之后,时常有人在耳边提起他,又因着戚九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