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窦太后依旧拧着眉头,气氛依旧十分紧张,却听窦太主笑道:“娘,皇兄这不也是为了老三好嘛,现在的梁国已是那么富裕了,女儿相信三弟回去再治理治理,一定是天下最富庶的诸侯国,到那时老三的威望自然没得说了,反对的声音就不足为虑了,如果娘要是想见老三,梁国离长安又不是很远,几天就到了,来了可以多呆一段时日嘛,今日娘的心愿就算落地了,咱们是不是该喝上一碗啊?” 说着,把酒碗送到窦老太太手上,连声说道:“娘,咱们快喝了这一碗,您酿的桂花酒可是天下一绝呢!” 窦太后道:“这么说,再等等立武儿为太子?那也可以,只是今天的话你们可是都听到了,大丫头,你做个证,等你弟弟威望没的说了,就得立他为太子了,到时皇帝要是不依,哀家可不答应!” 窦太主笑道:“哟,我怎么就成了证人了呢,可是今天的酒惹的,若不多喝上几碗,那可亏了,来来来,咱们全家再喝上一碗,祝老三一路顺风啊!” 众人都喝了,气氛总算缓和了下来,又饮了数巡,方散。就这样,梁王带着他的王后先回梁国去了,自然带着不甘与不舍,当然也带着莫大的希冀与盼望! 窦老太太送走了最心爱的小儿子,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不好受,却又说不上来怎么的不好受,正不自在,蚌儿过来说道:“太后,周女官回来啦,在门外求见。” 太后喜道:“这个老货,可回来了,快让她进来。” 只见一个头发花白,圆圆脸,细细眼,面庞总带笑容的老女官,踱着小碎步进来了,忙跪下,未语先笑道:“太后,老奴回来啦,老奴想您啊!” 说着,眼泪噼里啪啦落下来。太后道:“老货啊,老货,你怎么才回来啊,家里的事都处理妥当了吗?” 老女官哭道:“多亏了太后的恩典,靠着太后赏赐的那些金子,老奴体体面面将老母亲送回家乡埋葬了,一切都很顺利呢,以后老奴再也没有什么羁绊,就只一心一意服侍太后了!” 太后道:“回乡安葬了好啊,哪里都比不上自己的家乡,落叶归根了,你也算是尽孝了。你老母亲得九十几岁了吧?” 老女官落泪道:“是呢,太后,九十三岁没的。” 太后点点头,“老人家好福气啊,七十就古来稀了,能活到这个岁数,不容易啊!” 老女官道:“这么多年还不是靠着太后的恩典,想当年那场瘟疫,家里十几口都没了,只剩了我和老母亲,后来老奴到宫中当女婢,不小心打碎了供品,罚去永巷做苦力,是太后从永巷把老奴捞上来的,这莫大的恩典老奴就是粉身碎骨也报答不完啊!” 太后道:“好了,慧蝠,别哭了,你走了这段日子啊,知道发生了多少大事吗,你不在身边,哀家就像折了臂膀似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原来老女官叫慧蝠,听她说道:“老奴都知道了,老奴心里没有一刻不惦记太后,没想到先帝这么快就……听说太后眼疾又严重了……” 太后伤感道:“岂止是严重啊,哀家的如今是个瞎老太太了。” 慧蝠忙道:“以后老奴寸步都不离开太后,老奴以后就是太后的眼,太后让老奴做什么,老奴就做什么。” 太后道:“可是呢,这后宫你可得替哀家盯着点儿,可有人不把哀家放在眼里呢!” 慧蝠细长的眼睛微微眯了一下,小心问道:“太后是说长乐宫那位?都那么大年纪了,也该消停消停了,怎么还……” 太后冷哼道:“她怎么能消停,后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