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3 / 4)

种都无法顺应这个时代。直到方才,隔壁婶婶的“米糕”,启发了她的思维。

既然筛掉了尚未引进的食材,其余又没什么新奇又合适的菜式,那么以现有食材作为基础,融合进新元素做出改进,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通过米糕,宋辞想到了年糕。

年糕在现代的吃法花样繁多,可以煮汤,可以辣炒,还可以煎至外表酥脆刷酱料和干料,一口咬下去外焦里糯,柔软弹牙。

而且这类食物追溯起来,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出现过,虽形态与后世的不太相同,但总体差了不太多。

起初百姓也称其为米糕,后面随时代的更迭,食物受文明的影响与推动,赋予了其美好的寓意,象征年年登高。传着传着,年糕的名字便叫成了。

宋辞拉着润弟直奔粮铺,果然不费什么力气就买到了制作年糕所需的两种米。

可惜她是突发奇想,没做好完全的准备,不然听润弟说,镇子南边有家粮铺采买的多了,可以给工费,让伙计将粮食研磨成粉,会方便许多。

宋辞买好米,又买了几种谷物豆子砂糖。

这些能在外面买到的,她尽量用银子去买。毕竟身处这个朝代,银子相对于下饭金币,要容易赚得多,只有迫不得已的时候,她才会去系统商城里兑换。

两姐弟提着大包小裹往家里走,宋辞转过头,扯开嘴角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我们先试一试,如果卖得好,以后就直接去你说的那家铺子定。”

“至于今天嘛……润弟……!”

少年身上直起鸡皮疙瘩,狠狠打了一个冷颤。

早在听到那句话的时候,他心里就隐约升起一股不妙的预感。

果不其然!接下来画面一转……小伙子抡圆膀子,在院中一下下用木杵砸着缸里的米团。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原始的制作年糕方法,纯靠一把子力气。

开始宋辞不好意思,自己上手了几下。

没等过多一会儿,就累得手臂酸乏,连抬起都有些勉强。

润弟插着腰在旁看不下去了,催促着将宋辞赶走,自己替换上阵,让她好好歇歇,再捶下去累出个好歹,晚上就甭想出摊了。

终于,紧赶慢赶,在天色暗暗沉下之际,宋辞煮好豆子,带着新的厨具和酱料,以及早前两种面条的原料,与润弟共同前往东街。

浸在夜幕中的清晖镇,灯火燃起,与头顶璀璨的星子相互辉映。那种热闹与清冷并不矛盾,反而格外的融洽。

宋辞将新带来的煎锅与摊上的煮锅炒锅并排放好,又从食盒里掏出原料,一样样摆放整齐。

期间许多熟面孔经过,纷纷上来打招呼,有的略感意外,有的早就听说她改了时辰,特意前来光顾。

“宋姑娘,今儿个有什么新鲜玩意吗?”

“当然有啦,除了两种面之外,我还带了年糕!”

“年糕?那东西怎么吃啊?”

宋辞伸出手掌,对着白净的一团指了指:“可以煮红豆年糕汤,可以煎至两面金黄,刷酱或糖浆,还可以用甜辣酱料炒制,任食客的口味,自行选择。”

“老规矩,凡是新品,我先打头阵。”

她笑得大方且恬淡:“不然光听我这样说,大家也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样子。不如看看成品,等我吃完,大家再凭卖相选自己喜欢的。”

语罢,明媚柔美的女子自顾自切开年糕团,按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