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知该说些什么是好:“您瞧这事闹的,我姐姐居然……诶!真是给您添麻烦了。” “辞儿是个好孩子,自小便格外懂事,为父为母为兄弟姊妹,任劳任怨。” “只可惜命不大好,如此操劳还落不得好的归宿。” “好在不幸中仍有万幸,遇到善心人愿意收留她照顾她……” 接下来一炷香的时间,两人敞开心扉,促膝长谈。 沈之宜满腔真诚的对钱婆婆表示感激,连带讲了许多家中的事情。其中多数围绕着宋辞如何如何懂事,无奈却遭到父兄的苛待,从而处境艰难,诸如此类。 钱婆婆听得入神,时不时跟着慨叹一声。 但她听完后并没有假意寒暄,而是很开明直白的告诉沈之宜,她蛮喜欢宋辞这丫头的,让人家年轻小姑娘留下给她这个老太婆作伴,她心中只有欢喜,不会觉得麻烦。 换种说法,她们之间是相互成全,不存在谁矮谁一头。 临了,沈之宜从怀中掏出一个裹了好几层的布包……这也是她此行的主要目的。 离家之前,虽说母女二人提早商议了投奔的对策,但宋辞赌气夺门而出,当娘的没有一天睡得安稳,无时无刻都在担惊受怕。 这个时机,沈之宜等了将近一个月,终于等到宋朗山外出订购木料,宋贤赶赴朋友的游园会。 她望着家中早已见底的菜窖,以去集市上采买过冬食材为由头,踏出了大门。 宋韵宋锦懵懵懂懂,非吵着要跟去集市,还特意拍胸脯跟嫡母保证不会乱要东西。 因为平时沈之宜与原主去集市时,原主总会带着两个小妹妹,沈之宜没理由拒绝,无奈之下,只好将两个丫头牵上。 顺应说辞购置完粮食和蔬菜,她照老样子,托店家驱车将东西送回家里,另一边顺记忆摸索着,来到二姐沈静宜的住处。 女儿孤身在外,做母亲的是最心疼的,即便托付给了与自己最亲密要好的二姐姐,可没亲眼见到,没亲自来打点过,沈之宜一颗心总是悬着。 她此次将自己仅剩的嫁妆都带来了,一大半给了钱婆婆,小部分散碎的交到宋辞的手上,留作她的小体己。 另一边宋韵宋锦见到长姐,心里惊喜万分,抱着宋辞的腰唠叨个没完。 “阿辞姐姐,你真的不回家了吗?锦儿好想你呀……” “阿姐放心,我和锦儿回去不会乱说的,你安安心心做生意,我们得空会经常来看你的。” “阿姐……晚上不和你在一起,锦儿都睡不着……” 宋辞垂头看着她,映着笑脸摸摸她的头。 当初三姨娘生下宋锦后染了疾病,所以这小丫头便被抱到正房,由沈之宜和“宋辞”照顾,说是原主带大的也毫不为过。现如今冷不防分离,可不是要闹上一阵好的。 “锦儿乖,你是大孩子了,以后阿姐不在,你也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听娘和三姨娘的话,知道吗?” “等阿姐赚了钱,咱们就换一个大房子,又宽敞又漂亮,到时候阿姐就把你们都接来。阿姐和钱婆婆,娘,三姨娘,韵儿锦儿,就咱们几个,吃香喝辣,你说好不好?” 宋锦扬起笑脸,破涕为笑:“好!那锦儿乖乖等着!阿姐可要快点哦!” —— 时辰推迟近晌午,钱婆婆和宋辞叫三人留下吃晌饭。 沈之宜婉拒了,称出门太久不回去,如果叫爱惹事的给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