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舟:真是财迷。最近在忙什么?】 金霄发来一张图片。会议室的大办公桌,桌面铺满打印纸,有几叠厚厚的册子,中间夹杂着色彩各异的便签纸。潘舟歪过脖子看册子的封面,上面写着《The Unreal Life》。 这名字面熟,似乎在英国时街边的橱窗里见过。 她打开浏览器输入关键词,是一本亚裔作家两三年前的家庭题材小说,穿插着惊悚元素,篇幅不长,后韵十足。 果然和她的记忆相吻合。 当时潘舟刚刚出国,本想找一本亚裔的外文小说来背一背单词,结果随手找到这一本表面温馨实际越看越阴森的小说。哪怕合上书,东方恐怖的后劲还是持续了很多天。 金霄在国内做出版社的翻译工作,经常接触到外文作品,这并不奇怪。 但已经审核出版的作品,为何要专门用a4纸打印成册,还要用那么多便签纸标记? 潘舟估计印象中小说的篇幅,打印出来有这么厚么? 像是为拍摄而制作的剧本。 潘舟当机立断播出她的号码。 “潘潘呀!”金霄很快接起电话,那边有笑嘻嘻的讨论声,“我刚还和同事说,猜猜你几分钟会打来电话。” “快别吊着我了,”潘舟按耐不住好奇的心情,“要做影视改编了?” “喔!四分钟就猜出来了,”金霄还不忘打趣,声音远离话筒对着同事:“我说过她很厉害吧。” “我反应可快了,”潘舟得意洋洋,“交给你们出版社做吗?定下导演了吗?” “是王琦梅导演。” 潘舟了然。 王琦梅最初是制片出身,到了三十五岁后才转行做导演,选片、改编都不走寻常路,作品成绩也很不错,在国内外都有过提名和获奖。 即使目前只有一本初期粗糙的剧本,潘舟仍愿意给这部未出生的电影打很高的分数。 她回忆着小说的情节,将二维的人物和俞城的样子贴合。 “我就想到你会感兴趣,毕竟现在你带的有艺人,”金霄认真道,“但我这儿只负责牵个头,不参与什么具体工作,我也只是告诉你有这一回事。如果你有想法,得靠俞城和你们公司自己了。” “我明白的,”潘舟抬腕看手表,“你等着,我很快就回去。” * 夜幕降临,在海边一天的拍摄接近尾声。 嘉宾几人围在篝火旁取暖,拿着长签子冲着火堆烤玉米和红薯。 俞城坐在小凳子上,认真地啃着玉米。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分别按住玉米两端,咀嚼时脸颊咬肌随着动作显出痕迹。 小凳子支撑不住高大的身体,俞城一手撑住椅面,双脚分开支撑重心。 他跑着神,听嘉宾们的讨论。 “让我看看你们都拍了什么?”撰稿人翻包,“第二天了,我们得做个方案出来。” “我真是不习惯白天干活,”剪辑师女生害羞地笑了笑,“平时都熬夜赶工,早上拍东西一点灵感都没有。” “这是拍的什么?”秦长宇看撰稿人的显示器,“溪流树叶的,这得有人才好看呐!” “昨天第一天不是不熟悉吗,我是搞文字的,哪懂拍什么。” 博主唐如霜摆弄着运动相机,镜头取景框里正好是俞城随意地吃着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