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武侠修真>萧萧落木> 萧萧其人(其一):永和旧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萧萧其人(其一):永和旧事(2 / 3)

少,半年都没有几宗人口变迁的记录,他奇道:“这萍水县除了各家生死增减了人口,怎么只见有县里人出去,不见有外乡人进来呢?”

“莫急,往下看。”许彦安抚道。

果然,许彦并没有唬人。看完了上半年的记录,看到八月时,就发现有外乡人来到了萍水县,那新添的人口不是他人,正是昨日与他们打过照面的萧萧和她的母亲。

“秦萧萧。”林崖顺着记录将她的名字念出声,向许彦和林崖交流说,“原来那姑娘不姓萧,姓秦。”她的名字后头,清清楚楚地写着:秦萧萧,母亲陆婉,浙江西道杭州余杭郡人;父亲秦禾真,浙江西道湖州吴兴郡人,永和十一年身故。

林崖将秦萧萧部分的记录草草看过,便将那份卷宗放在了李牧手边,听许彦接着说关于秦萧萧的事:“听说这个秦姑娘本来还有个弟弟,永和十五年夭折了。她母亲陆氏因此受了很大打击,为免触景伤情,一个人带着女儿从浙江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岭南,从此便在萍水县美人地住下,一住就是十年。我核查过了,两人身份来历应当无误。”

“难怪她与郑衙役这么熟络,听县衙里的人说,他家也在美人地。”林崖说。

许彦接着补充说,“秦家母女在萍水县生活了十几年,风评很好。陆氏刚到美人地时,精神有些不好,见着县里的男童就以为是自己夭折了的孩子。后来时间久了,大概是接受了丧子的现实,人便清醒过来。

清醒过来的陆氏是很受萍水县人欢迎的,她文雅娴静,又难得会识文断字,家家户户有个写信誊写的事儿都愿意找她帮忙。据说她不仅识字,字也写的工整漂亮,是能装裱起来的水平。母女俩生活开销不大,没有置田产,就在家中院子里种些蔬果。当然,在不算富裕的美人地她们也属于清贫人家了。早年间,陆氏会给柳州几户绣坊做绣品,但她擅长杭绣不会苗绣,能分派给她的活儿并不多。几年前县里鸡鸣狗盗之徒激增,县衙人手紧缺,郑康就推荐了秦萧萧来县衙帮忙。

瞿无干起先不乐意,嫌她是个姑娘家。但秦萧萧功夫好,胆子大,肯吃苦,没有一次失手,比寻常的衙役能干有用。再加上聂有明和翟用都想把她留下,瞿无干顺水推舟,让她为县衙办差。”

“许通议说的不错。”短短几天在萍水县衙的相处,武官出身的林崖已经和衙役们打成一片,其中最为投契的就是心直口快、豪迈爽朗的郑康。林崖从郑康口中听过好几次关于“萧萧老大”的事迹,只是之前秦萧萧一直在外追捕张世祺,无缘得见罢了。林崖向李牧和许彦转述自己从郑康那儿听来的内容:“瞿县令虽然允许萧萧姑娘在县衙当差,但她不算是正式衙役,只是按次接活,把人犯抓回县衙后,县衙再结钱给她 。”

林崖一面说着,余光不经意地看到桌上那卷户籍册子有被人翻动过的痕迹,不管是摆放的位置还是展开的部分,都发生了变化 。林崖没有深究,继续刚才的话题:“萧萧姑娘虽然能干,但是敌不过瞿县令抠。郑康和我说,萧萧姑娘每次找瞿县令拿工钱,他都挑萧萧姑娘的毛病,还拿她是个女的说事,克扣工钱。就连萧萧姑娘有时收押犯人正好是饭点,瞿县令也从不留她在县衙和大伙儿一块吃饭。所以每次不管将犯人带回县衙多晚,她都得饿着肚子回家吃饭。”

听着林崖的叙述,昨天晚上在廊下静静呆着的秦萧萧的样子又浮现在了李牧的脑海中,她像只瑟缩的小猫,孤零零地企盼着拿到工钱,早些回家。

许彦恰到好处地在类似同情的酸涩情绪在胸腔蔓延开前进行了打断,他看似漫不经心地问道:“出京几月,林将军打听消息的本领突飞猛进。那郑康还和你说过什么关于这位秦姑娘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