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其他伙计去过,他们回来后说,林霄承认,他用石头砸了那丫鬟十三下。” “十三下?”安川不动声色地道,“这般清楚,不似是一时的激情杀人。” 她亦颔首,道:“但是,其他的细节他也能说得很清楚,而且前后并未矛盾或是纰漏的地方,衙门的人并未找到破绽。” 他接着道:“说明凶手行凶的时候,他很可能在现场。” 她认同道:“所以,直到现在,也都会有人认为哪怕他不是在替人顶罪,也会是帮凶。” “依着我朝律法,年不满十二岁者,即犯杀人罪,也无须入刑坐牢,不过仍会被定罪,以后不能参加科举,也不能入仕,穆府在生意场上多年,不可能不知道此事。”他平静道,“哪怕真凶的确是林管家的孙子,其他人也会认为他是替人顶罪的。” “但事情毕竟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我想,除了那个小丫鬟的家人之外,很可能已经没有人在乎真相了。”她感慨道,“虽然我当时是春萃堂的人,可也希望那个小姑娘能死而瞑目。” 他突然问:“那李家是什么反应?” “李家老爷本来不肯善罢甘休,打算让衙门重审,但县令似是从中做了调和,他也只能作罢。”她细想着,道,“其实那会儿,李家的老爷子已经很久不当家了,他膝下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他的大女儿出嫁后,他便为二女儿招了个上门女婿,后来便将家业都交给他们打理了,家里的事情也不太插手,而李家的那个女婿似是不愿再与穆家结新仇,也没有继续纠缠。” 他淡然道:“不过是死了一个丫鬟,他们自然不会放在心上的。” 话虽是这般说的,但她总觉得他的语气里暗含着不认同的意味。 “不过,”又沉吟片刻,他问道,“穆家应该也知道那个丫鬟的来历,若人当真是他家小少爷杀的,应该有的是机会毁尸灭迹,也不必承认这件事吧。” “原本的确有这个可能,”她亦认同,解释道,“听说林霄杀人的时候,恰好被当时穆家的几位客人撞见了。他们瞧见了有双手拿着染了血的石头一起一落像是在砸人,而且还听到了有人痛呼的声音,赶紧赶了过去,恰好瞧见林霄与穆小公子从死尸旁边跑走的背影。那么多人同时瞧见,这件事定然是瞒不住的。” 既然瞒不住,穆家找人顶罪便顺理成章了。 其实无论如今还是当时,她都不相信林霄会杀人,故而在听说那件事后她曾想找林霄问个清楚,但可惜的是他那时并不愿见她。 安川没有再说话,片刻后缓缓地抬起了眼,望向了外面大街上熙攘的人群,似是自言自语般地道:“李家新添子嗣,这么大的喜事,李家的大小姐应该会回来庆贺吧。” 不知他为何会突然关心起李家的事情,她茫然摇头,道:“属下也不知道,听说李家的大小姐与什么人私奔了,李家老爷子一直认为她败坏家风,不愿在旁人面前提起她,也不许她回家省亲,我也没有听说过她究竟嫁到了何处。” 他的目光仍看着外面,似乎能看到李府一般,声音暗含几分笃定:“这一次,她一定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