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何老太爷写了封诏书,为的就是让何老太爷回宫。 何老太爷官复原职,春山镇不少人便又跑去了何家去道喜。 何昭衍摇了摇头,笑着道:“当真是什么也瞒不过你。” 他拿了几张契书,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苏念接过来一看,面色顿时大喜。 何昭衍解释道:“年前的皮蛋供不应求,这不订单又来了?这次,人家可不光光只要皮蛋,你家的什么腐竹啊,麻酱汁等都有人预定了。” “单子就在这儿,你可做的了?”何昭衍又问道。 这次的订单可比上次多得多了。 光是皮蛋,就要五千枚。腐竹又要三千斤,麻酱啊海鲜酱油等都要500坛。 苏念是既开心,又苦恼。开心的是,这订单源源不断,而且价格翻了好几番。 至于苦恼嘛?那估计便是能挣太多钱的苦恼了吧。 苏念自然应允,回头便又和村民说了这件事情。 村民听后简直不敢相信,这才刚开年没多久,娇娥鲜竟然接到如此大单。 而且这次不是说人数要分批次,而是全村一起上。 这次要是成了,估计灵秀村的人都要发了。 苏念让村民们好好准备,准备大干一场! 村民们个个打了鸡血似的,让苏念尽管放心。 萧扶楹的玉石行终于开了。不过明面上的东家是何昭衍,而萧扶楹不过是个伙计。 这也是萧扶楹同何昭衍商量好的。否则,一个不知来历的丫头,竟然拥有整个碎玉楼,任谁听了都要去打听打听这丫头的背后。 有了何昭衍做挡箭牌,萧扶楹倒免了许多烦恼。 玉石这行投资需要很大,不仅仅需要有上好的玉石,还需要有会看玉石的行家以及开玉石的工具。 据萧扶楹透露,这碎玉楼光是盘下来便要将近三千两。 至于装潢,器材等东西前后又花了1500两左右。 也幸好有了四公主的资助,否则萧扶楹也断然拿不出这么多银两。 如今京城炒石大热,一块小小的玉石便可以卖到一百两。 若是成色再好的,甚至可以卖到一千两左右。 所以,这也是萧扶楹选择开玉石行的原因。这行虽然投资大,但是来钱也容易。 听闻,隆兴楼公子林为之痛失碎玉楼后,还在家中拿下人出气。 这事闹的沸沸扬扬,听闻还有下人被林为之打得破相了。 还是林老太爷花钱将此事遮了下来,等风声过了以后,这事才渐渐冷了下来。 萧扶楹得知后,对林为之此人顿时没了好印象。 拿到碎玉楼的楼契以后,萧扶楹便将碎玉楼的牌匾换成“引绿阁”! 玉石便是要有绿才能吸引客人,引绿阁这名字属实妙。 “扶楹,那家中的玉石,可要留着?”趁着引绿阁只有他们两人,苏念问道。 有了何昭衍的名声,加之何老太爷官复原职,引绿阁刚开业,不少贵家公子便涌了进来。 开业当天,萧扶楹便回了本钱。开引绿阁挣了几千两,靠着几块成色极好的玉石便回了本。 若是普通的玉石,那可以直接购买,到时候给了加工费以后,再看玉石中是否藏有玉。 如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