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瓜熟蒂落(2 / 3)



當時泰米爾人的種姓制度與印度-雅利安人的四重階級劃分不同,他們劃分的比較繁瑣,詳情在此便不細表。重點是;泰米爾人有一個種姓叫做「帕代阿契爾」,就是“士兵”。也就是說;有一種人是世代當兵的,而且他們屬於低階種姓。

這些低階種姓的帕代阿契爾也主動地加入了階級革命的浪潮,最要命的是,他們手裡有武器!因此哲羅國的統治階級就這麼被自己的士兵們輕而易舉的推翻了,而且王室成員也被殺的一個不剩。但這些士兵只會造反,不會治國,在闖進王宮燒殺擄掠之後,唯一會做的就是出了王宮繼續燒殺擄掠。因此哲羅舉國大亂,陷入無秩序的叢林狀態。

不過這個災難沒有持續幾天,中國的政戰特遣隊就進入穆齊里斯,消滅了幾股鬧得最兇的亂兵,使首都的騷亂平息下來。隨後兩個機械化步兵旅在各交通節點與集會場所佈崗佈哨,四處巡邏,實施全國戒嚴。最後由希望團的團員帶領的瑜伽派徒眾進駐各級政府,恢復統治機能,控制住了整個哲羅國。

……

印度南部的另外兩個泰米爾人王國朱羅與潘地亞,算是見機得早,階級革命的風潮一起,他們就將基層士兵們的武器都收繳了。這麼一來,雖然防止了兵變,卻也失去了軍隊,這如同斷臂求生,再也沒有能力宰制人民。統治階級只能困守王城,一籌莫展。

這時候朱羅的國師孟仲子來到了國都蒂魯瓦魯爾(註五),與國王「伊蘭傑切尼」(註六)會談。伊蘭傑切尼要求孟仲子約束佛教徒別支持瑜伽派發動的叛亂,而應該要協助政府恢復社會秩序。

孟仲子回道:「大王您看錯問題了,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人民,而出自於中國。不然陛下怎麼解釋過去幾千年都沒有發生過這種事,而現在卻在印度各處同時鬧了起來?所以說,找我是沒有用的,陛下想要解鈴還得去找那繫鈴人吶!」。

這話一語驚醒夢中人,伊蘭傑切尼總算搞懂了。可是搞懂了又如何?叛亂難應付,而中國則是完全無法應付,摩揭陀的阿輸迦是個什麼下場,他已經聽說了。這讓伊蘭傑切尼心亂如麻,無言地發呆。

孟仲子笑笑地道:「陛下何必庸人自擾?就讓這世界往它要去的方向去吧!一旦看開了、放手了,自然雨過天晴,諸般煩惱盡去。」。

這位朱羅國王算是很有慧根,一經提點就明白了識時務者為俊傑的真理,於是就傳旨去找那“繫鈴人”,也就是召見中國大使了。

……

孟仲子風塵僕僕,數日後又來到馬杜賴,見了潘地亞女王「內敦傑利揚」(註七)。內敦傑利揚老早就受孟仲子感召,成了一名皈依三寶的佛教徒。在這風雨飄搖前途茫茫的關頭,見孟仲子趕來十分欣喜,忙向師父討教。

內敦傑利揚對孟仲子說道:「其實弟子也贊成廢除種姓制度,可是這樣做會使社會秩序盡失,就如現在一般地暴民橫行,這真是兩難啊!」。

孟仲子說道:「其實沒有種姓制度,社會照樣能穩定祥和,百姓照樣能安居樂業。這並非師父憑空論斷,而是有成功實例的,譬如中國便是如此。」。

女王十分驚訝,問道:「哦?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孟仲子道:「這說來話長…」,他清了清喉嚨,正要詳加解釋,女王就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頭,並且說道:「師父不用解釋了,中國人既然有好辦法,那就讓他們來治理潘地亞,弟子在一旁瞧著也就明白了。」。

這回輪到孟仲子嚇一跳了,他問道:「陛下的意思是…」。

女王苦笑道:「沒錯,弟子打算歸順中國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