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者,要知墨家的傳統是只要有人攻城,他們就去幫另一方守城,而不論政治立場的。這群墨者見燕軍施出縱火戰術,就自組義勇消防隊來因應,並製造了一批救火車。那救火車是牛拉的大車,車上置水箱配上手壓水泵,救起火來十分機動有效,著實幫上了大忙。 話說齊國戰敗,齊王田地逃到了莒城,卻被前來協防的楚軍將領淖齒殺害了。這天莒城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叫王孫賈,率領四百齊人衝進了府衙,殺掉淖齒為齊王報仇(註六)。戰鬥結束,府衙裡滿地都是屍體,一個身材高大目光炯炯的人正在指揮收拾善後,這人卻不是王孫賈,而是咱們以前見過的王植,那位「九黎神劍」曹鈞的徒弟。 王植在當年設下埋伏,狙殺印度第一高手旃陀由他,然後在臨淄大比武中擊敗天下高手,被齊王授與上大夫職,被武林人物尊稱為「上大夫神劍」。他隨後帶領九黎劍派,廣收徒眾擴張勢力,這時已經成了天下最強大的劍客團體。這回攻進太守府的四百人都是他挑選的精銳劍客,否則又如何能把一千兩百名楚國甲兵殺個精光? 這時幾名劍客從太守府後廳進來,其中一名少年就是王孫賈。王孫賈向王植說道:「爹,地牢裡發現幾具屍體,但面目全非,看不出太子(註七)與公子關(註八)是否在內。」。 王植沉吟片刻,然後對其他幾名劍客說道:「麻寅,你們幾個帶著弟兄們去收拾城內的楚國散兵遊勇。賈兒,你帶我去地牢瞧瞧。」。 麻寅等幾名劍客齊聲應道:「是!」,麻寅並問道:「師父,那城外的楚軍怎麼辦?」。 王植回道:「不用理會,燕軍不日便到,就讓他們去狗咬狗,咱們關門守城即可。」。 麻寅等人離去後,王植父子邊往地牢那兒走邊交頭接耳,王植道:「其實那幾具屍體驗不驗都無所謂,反正無論如何咱們都得找個活的太子出來。」。 王孫賈瞪大眼睛,問道:「太子還活著?在哪兒呀?」。 王植嘆口氣,說道:「瞧你這小子,武功練得挺好,腦子卻不管用。要知這兵荒馬亂的,誰是太子那還不是咱們說了算嗎?去找個年歲身材相當,容貌有幾分相似的傢伙不就得了?」。 王孫賈聞言恍然大悟,原來不管真太子還是假太子,反正叫他太子就行。再說無論真太子是否活著,都不會像假太子那般聽話,說來真的還不如假的好呢!於是他笑道:「恭喜爹爹,帶領本門更加興盛!」。 …… 前面說到各國都跑來分齊國的屍,不過除了趙國順利收復河間之外,魏、秦、楚、魯的搶掠行動都沒有得逞。因為他們所要搶的睢陽、陶邑、淮北、徐州都是原來宋國的領土,這些領土是在兩年前宋國被齊國滅亡時被齊國吞併的。當魏、秦、楚、魯的軍隊開到這些地方時,卻發現各處都豎著宋國的旗幟,並且被守城官員告知原宋太子戴稼(註九)已然復國,即位為宋王,感謝貴國的拔刀相助,不過現在沒事了,各位請回吧! 原本各國攻齊就是拿齊國滅宋為藉口,現在既然興滅繼絕的初衷已經達成,各國軍隊就沒有理由賴著不走了。不過這只是表面上的下台階,讓各國軍隊不得不放棄的真正原因是,宋王戴稼可是帶著周朝軍隊來復國的。周朝軍隊的機槍大砲就擺在那兒,你們拿著劍戟弓箭的軍隊還有什麼可廢話的? 戴稼為太子的時候,在周朝做了四年的人質。這四年他跟著姬宇學習,對於皇上的英明神武與周朝的先進強大有深刻的瞭解,深信這位皇帝統一天下是應該的,也是必然的,而且這一天很快就會來到。於是戴稼向周朝借兵復國後,就上表皇帝,自去王號,奉還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