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桃花源記(3 / 3)

向山崖腳下,要仔細地勘察崖壁,希望能找到一條或可攀爬的路徑。細看之下,到處都是光溜溜的石壁,可供抓踏的落點零星分散,不能連成一條攀爬的路徑,可是他卻發現了別的奇景,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的火花。

原來那山崖腳下散落著十來個坑洞,洞口大小不一。但無論洞口是大是小,這些洞都很直,更且很深,從洞口往下看大多都深不見底,尤其是洞壁光滑平整,就像地上的這些峭壁一般。這其實是石灰岩岩溶豎井,在桃花源所在的武陵山區及二水村所在的大婁山區頗為常見,其中深達兩、三百丈者所在多有。如現今重慶市武隆縣天星鄉境內,就有數十個超過一百公尺深的岩溶豎井,而其中「汽坑洞」深達九百二十公尺。

(註一)該河灣看來似乎位於當今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團結街道復興村小河口的北邊。

(註二)這條小河很像是現在的「白泥河」,上游又稱「甘龍河」。

(註三)這山洞很像是現今稱為「伏羲洞」或「太古洞」的岩溶洞穴,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岩溶洞穴。

(註四)一仞合1.84公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