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無雙神劍(3 / 3)

,誰求見?什麼事?」。

張丙回道:「是個資州來的商人,送禮來的…送來一張好大的老虎皮,已經擱在前廳了。」。

張儀心想這傢伙一向機伶,不會不知道我問的不是禮物,而是來人所求何事。但顯然人家塞的紅包還挺大,他就給我裝糊塗了。不過…老虎皮?這種禮物倒未曾得見呢!

張儀被勾起了興趣,就走到前廳瞧了瞧禮物。那是一張碩大無比,無疤無傷,毛色鮮豔的漂亮老虎皮,是難得一見的珍品。張儀思忖這可是份厚禮,不知此人想找我幫什麼忙?不管了,先聽聽他的要求再說,於是命張丙帶這位出手不凡的商人進來說話。

這位商人一進門就拜俯行禮,大聲說道:「資州商人陳祥拜見相國大人!」。

張儀擺擺手,說道:「不用多禮,坐下說話。」。

賓主坐定後,張儀不喜歡浪費時間,就直接了當地問道:「陳老闆有什麼事要我幫忙的?請直說,我好斟酌。」。

(註一)劍紋是劍身上的紋理。劍紋有多種成因:(1)為了裝飾目的而刻意蝕刻的圖案,只見於青銅製寶劍。(2)鋼鐵內部天然組織的呈現,見於鑌鐵劍。(3)局部淬火留下的痕跡,所謂局部淬火,是淬火時將劍脊以黏土包覆只讓劍刃觸水。(4)複合鋼材鍛打結合因而形成的花紋,太阿劍的劍紋成因應該屬於這一種。

(註二)劍鳴是寶劍出鞘時因為鋼材振動所發出的共鳴聲。

(註三)薛燭、風胡子之名見於《越絕書》。

(註四)在劍身緊靠護手的地方所包覆的銅片稱為劍鍔,又叫做“吞口”,作用是防止劍鞘滑落。

(註五)單一均質含碳比例的鋼是為“一分”,寶劍會在劍脊與劍刄採取兩種不同含碳比例的鋼,以分煉合鍛的方式鑄為一劍,是為兩分。日本寶刀多為三分,而本書中的太阿劍號稱百分,那就信不信由您了。

(註六)每加熱鍛打一遍稱為“一煉”,通常一把像樣的劍需要三十煉,再講究些的則煉到五十煉,若是製作寶劍的話就必須煉上一百煉。

(註七)《華陽國誌》說張儀當時為大夫,而《史記?秦本紀》說張儀當時是相國,本文取其較搭配本書情節者。

(註八)秦滅蜀後暫時採取蜀人治蜀的政策,封開明氏的公子通為蜀侯。

(註九)成都有府城、太城、少城三個內城,皆為張儀所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