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带着史前生物,征战三国> 第一百五十七章:攻下汜水关,诸侯们的震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七章:攻下汜水关,诸侯们的震惊(2 / 4)

先,外形与兔子结构有些相似,但是挖掘能力比兔子要更强,身体也更加强壮。

攀援始祖兽,松鼠的祖先,同样擅长挖掘。

史前穿山甲,是已知最大的穿山甲,身长都在两米以上,它们浑身披甲,也剑龙的板甲相似,它们生活于白垩纪晚期,昼伏夜出,特殊的结构使得其能够快速挖掘地底。

史前土拨鼠,同样是土拨鼠的始祖,擅长挖掘。

这些史前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擅长挖掘。

这便是为什么,易鹏给它们取了一个名字,‘挖掘大队’。

它们的职能,相当于工程兵,就是四处挖掘搞破坏的。

为了能够令汜水关倒塌,他每日看似睡在营帐中,实际上,他是利用精神力,控制着这些挖掘巨兽,四处挖掘。

他如今的精神力,高达七十二,能够同时控制七只挖掘巨兽,干一些精细活。

他所用的方法,其实也没有多高深,简单概括就是水攻。

引汜水水攻汜水关。

汜水关毗邻汜水,只要通过挖掘,把汜水引到汜水关下,在水淹之下,汜水关便会逐渐坍塌。

不过,为了加速汜水关坍塌的速度,易鹏同样用了一些技巧。

他让挖掘巨兽,从地底挖掘汜水关的墙根。

都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要把地基挖掘疏松了,再配上汜水的冲刷,汜水关便极为容易坍塌了。

易鹏便是让挖掘巨兽们,挖了汜水关的地基,然后引入滚滚汜水,在汜水的浸泡下,汜水关逐渐坍塌。

再结实的城墙,如果被挖了墙角,同时又被水淹,也是会逐渐坍塌的。

古时候,这种战术,被称为水攻。

水攻这种军事手段,由来已久。

最早见于春秋著名军事家,孙子的《孙子兵法》,其中写道:“以水佐攻者强”。

自古以来,水攻的例子,不胜枚举。

战国初年,晋阳之战,晋国六卿中的智、韩、魏三家,举兵伐赵。

史书记载,‘围晋阳而水之,城下不沉着三板……’。

三家引汾水灌晋阳城,使得城墙坍塌,进而大军功伐,攻下了坚城晋阳城。

秦王政二十二年,秦国大将王贲兵围大梁城,‘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同样也是通过水淹,而使得城墙崩坏。

曹操攻打吕布时,水淹下邳,等等等等。

其实,都是通过引四周的河流之水,浸泡城墙,然后使得城墙坍塌。

之所以水攻得以见效,是因为古代的城墙,远没有后世那么牢固防水,用的钢筋混凝土,古时的城墙,都是用土坯,混以巨石,堆砌而成,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

但是如果水流过大,再浸泡中,城墙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而如果这个时候,又把地基墙角给挖掘了,这会极大加速城墙的坍塌。

正是靠着这一技术,易鹏在短短五日之间,便使得雄关汜水关,沦为了泡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这里还要说明一下的是,古代,有汜水关和虎牢关,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汜水关却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以至于后世的人们,甚至怀疑它是否存在。

而虎牢关,却一直屹立不倒,直到如今,它依旧存在。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虎牢关远比汜水关要更为牢固。

汜水关很容易便因为汜水决堤而倾颓,反而是虎牢关,并没有这一缺点。

等到大水过去,易鹏对着身旁,依旧陷入震惊中的诸侯们说道:“大水已退,此时正是攻入关中的大好时机,各位,吩咐进军吧。”

说罢,他振臂一挥,指挥着麾下三万精兵,朝着关内冲杀而去。

此时汜水关的守军,早已经被汜水冲的七荤八素,加上城墙的坍塌,压死了不少士卒,整个汜水关内,哀嚎声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