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学功夫的数量,一下子都成几何倍数递增。 尤其是什刹海体校,一样也是名声大震,成为无数心怀功夫巨星梦的孩子最为向望的学校。 灰心、沮丧、失落,甚至怨恨的李觉远,骤然之间,成为了全国最炙手可热的明星。 什么人生最黑暗时光,哪里还有半丝半毫。 原来,不能再以一名国术少年身份,征战与国内外各大体育赛场,他的面前,居然还有另外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居然还可以去当一个功夫巨星,居然还可以,拥有着国际功夫巨星李小龙第二的巨星潜力…… 李觉远有些飘飘然了! 张指导亦有些飘飘然了! 不过,什刹海体校的罗校长,反而对李觉远成就功夫巨星之事,对于另外一些,也参演了《少林寺》的学生们,皆自认都能在影视圈成就一番事业的学生们,开始大泼冷水,公开唱起了反调。 与此同时,文宣部张部长,亦有类似的表态。 事实证明,这二位领导,对事情本身的认识,还是颇有些深度。 一个十六岁国术少年,从未接触过演艺圈的绝对小新人,这就嚷着喊着,要比肩国际功夫巨星,成就什么,李小龙第二。 这些外界的声音,活妥妥就是捧杀的最鲜活案例。 然而盛名突临之下的李觉远,如何能认得清自己的深浅,伤愈复出后的这段时间,他的教练,张指导,居然真的给私下联络到了一位电影导演,却是有导演跟风,看到了所谓的商机,找到了李觉远去拍新的功夫电影。 电影很快拍摄完成, 却是一家香江不知名影视公司,借道西南电影制片厂的招牌,花费近二百万港元,投资拍摄了一部所谓的《少林武祖》。 结果,电影在香江上映之后,压根没什么人看,烂到家。 前后票房,就只卖了能有五十万块,真是连投资成本都没赚回来…… 无情的事实,打了李觉远狠狠一记闷棍,也给了他的带队教练张彬一个最深刻教训。 李觉远从自己的功夫巨星梦中惊醒过来。 冷静下来的李觉远,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前途未来。 他记起了,当初被陆亦轩借调去拍摄《少林寺》期间的点点滴滴,意识到真正想要走上功夫演员这条路,断然是离不开挖掘他的真正伯乐陆亦轩。 也只有陆亦轩,才真正能给予他在演艺事业中的指导与帮助,仿佛为他开智般,给他的所有指导,都是那么的契合。 唯有陆亦轩,才是真正懂得教授他演戏的名师。 他尝试着想要找到陆亦轩。 然而却发现,一直以来,对于这位发掘了自己的伯乐,他所知道的,居然那么的少。 《少林寺》在国内开始上映后,他的功夫巨星名声,越发与日俱增。 万万千国人,都已经视他这位曾经的国术少年为最强势崛起的偶像。 然而他却惶恐无比发现,自己离了陆亦轩的教授指导,真的是一丁点儿的演技都不存在,真的压根不懂得,什么叫做功夫演员…… 这般一种,巨大心理落差上的折磨,让他甚至开始羞于见人,羞于跟任何人谈及拍电影有事情。 他自己躲了起来,不敢出门,不敢上街,不敢跟任何熟悉不熟悉地人见面聊天。 他甚至有种感觉,自己仿佛一个无知又无耻的小偷,窃走了不该属于自己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