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皇太极飙血赶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皇太极飙血赶路(2 / 4)



作为大明统率的洪承畴开始的策略很是成功,既然清军想要围点打援,那我就给你围点打援的机会。

他率领的主力距离锦州有一段时间,足够他可以支援锦州,又分割清军的兵力,使他们不能完全围困锦州,也不能完全打援。

然后派出小股部队不断的袭扰清军,轮番交战。

其实洪承畴非常清楚,皇太极并没有更多的实力消耗在锦州的围困上。

相比较围城而言,不仅仅是被围的稀缺粮草,围困者需要付出的更多。阑

皇太极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现在义州屯种了一年。

前期多尔衮等人围着锦州也并不是很严格,因为做不到,被皇太极换回去训斥一番。

这就是双方一次比拼后勤国力的战事,就看谁能拼的过谁。

别看皇太极又是叫小弟蒙古人来助战,又是叫仆从军朝鲜助战,可粮食这大头始终是清廷自己出。

但是大明在粮草方面的准备就极差。

自从祖大寿叫援军的时候,朝廷内部就开始拖着,先是来回商议耗费月余,然后再确定人选耗费半个多月。

皇帝不相信兵部提出的策略,私下底给洪承畴写信询问怎么办,这又小半个月出去了。阑

洪承畴对答如流,然后便被指认由你小子去辽东指挥战局。

然后洪承畴粗糙的召集八镇兵马。

要不是贺今朝背地里花费不少“议和银子”在大明朝廷内部疏通关系,洪承畴到辽东,都不一定能储备这么多的粮草。

崇祯给贺今朝的议和钱,锤匪当真是帝都挣钱帝都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有了锤匪出力,让大明朝廷运送的军粮打底,洪承畴稍微有些底气。

他也深知在面对清军的时候,明军野战能力不行,故而大军聚集后加强协同,强化军纪,为此他还斩杀了几个副总兵立威。

因为在洪承畴手底下干活的几个总兵,能有几个算是他的心腹?阑

数来数去,抛除他自己训练出来的洪兵,也就是唐通积极向他靠拢,别看吴三桂嘴上对他尊重有加,一旦战事不利,你看吴三桂还会不会拉着洪承畴一起逃跑?

然后派出小股部队轮番接战,既是练兵也是提升士气,结果清军士气下降的极快,这都是需要时间。

洪承畴也在等待时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就要看皇太极能撑到什么时候?

至于陈新甲所说朝廷没有钱粮,但是东凑凑西拼拼,当真一点都拿不出来吗?

但是朝廷不去想啊,根本就没把大明最后这点“精锐本钱”放在心上。

陈新甲派来的人给皇帝写密信,我大明士卒从上到下都非常能打,打的清军都不敢交战了,然后就是时间拖得太久,朝廷没钱供养了,需要速战速决,这才有利于朝廷。

无论是陈新甲还是崇祯都把前线总指挥的意见给扔到一边,开始盲目自信,催促出战,不知道是不是大明的老传统手艺了!阑

洪承畴的战术极为成功,拖得时间越长对明军越有利,因为清军没机会包围洪承畴带来的主力,围困锦州这个点极为成功。

但是清军这次打援根本就不行,反倒前线总指挥济尔哈朗被洪承畴打的都想要遁走。

真是遭老罪喽。

清军跟明军就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毕竟入塞抢掠,他们打顺风仗都打习惯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