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大军外出征陕征川,能打仗的都带出去了。 趁机在漠北蒙古人面前大杀四方,不仅仅让漠南蒙古人感到恐惧,还可以进一步灭杀贺今朝在蒙古人的威望。 总之,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就算贺今朝通过蒙古人得知消息后,他可能领兵赶回来吗? 贺今朝就在川中鏖战,新占据的四川某些地方不要了吗? 这些地盘,没有几年的时间是消化不掉的。 尤其是他通过三国演义深知,川路难行,贺今朝走进走出没个一年半载的时间,是无法回到山陕边境的。 就算贺今朝得知消息,紧赶慢赶回来,也只能吃自己的屁! 事情早就办完了,打道回府,那还有个毛用? 运气不错的话,还能把林丹汗的遗霜们都给抢走呢! 皇太极目前还不知道贺今朝在四川大胜的消息,只是路过宣府的时候,催促辽东巡抚方一藻,让大明皇帝赶紧回话,我想议和互市。 绝不能让锤匪贺今朝一人把持互市,导致投靠他麾下的商人想要走私都没得银子赚,也不利于他进一步发展谍报。 方一藻巡抚辽东,目前本地推出的头子吴三桂自然是拜入他的门下。 吴三桂又与其子方光琛“缔盟为忘形交”,此人善游谈,常常自比管仲、诸葛亮自比。 待到他爹方一藻去世后,便入了吴三桂的幕府,并在吴三桂准备造反的时候给以了肯定。 待到昆明被清军攻破,方光琛大骂清国亲王,与他两个儿子被凌迟处死,九个儿子死了八个,剩下一个一直被康熙通缉。 可此时方一藻却是主和一派,并且希望朝廷以隆庆年间俺答封供的故事,达到议和。 但是廷臣都晓得了此事幕后的策划者是杨嗣昌,方一藻的说辞再一次引起轩然大波。 什么他娘的锤匪贺今朝要占据整个四川的事情,先放一放。 与大明的面子相比较,根本就不重要! 四川爱咋咋收尾,反正该背锅的人已经派去锦衣卫了,然后再让陈之奇担任四川巡抚就地处置,就可以了。 但大明与清狗鞑子议和这件事,咱大明的官,从这跳下去,撞在柱子上死谏,也绝不能答应! 就算是权宜之计,咱也丢不起这个脸。 大明的脸面最重要,我等当官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大明的脸! 要是这张引以为傲的脸都没了,咱们与那关外的狗鞑子、作乱的宵小流寇有什么区别?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脸都没了,那还活个屁啊! 当然这是文官们的需要大明脸面的时候,他们要极力维护。 当他们不需要维护大明脸面以及良心的时候,背地里早就不知道往自家搂了多少好处! 现在别看大明内忧外患的,可就得要这个脸! 就连杨嗣昌的老手下,兵部郎中连上两道奏疏抨击他。 极力主战,反对议和! 我大明绝不可能议和。 打! 就跟清狗死磕到底! 你问我怎么跟清狗打? 有什么解决办法? 那你算是问错人了,我不管那个! 我只负责维护大明的脸面,其余的不知道。 崇祯对于这些“名声”、“脸面”之类的极为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