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这地界本来十分干旱。 明德初年的夏天,长宁因久旱闹了饥荒。百姓们既饿又渴,都跑到山林深处寻找野菜果子。 可许多树木因为干旱根本未曾结果,连山上的野兽都销声匿迹,更别说野菜了。” 林玉生淡淡回道,叹息道:“那年许多人都死在了那个炎夏,正因如此长宁人口剧减,只剩了这十几口人家。” “那后来呢?” “县志上只记载了这场旱灾,并未记载鬼神之事。听许二娘子说,似是因为山神解了长宁干旱,才有今日的肥水沃土。” “是啊,听说正是山神救了那些差点被渴死的孩童。你看那些个抬轿的都是小孩子,所以娘才想去给云儿祈福的。” 李老夫人附和道,苏巧儿抬眼看去,神像果真由八个孩童抬着。 林玉生话语中带着质疑,难掩对鬼神之说的厌恶,他冷冷道:“鬼神之说只不过是文人政客用于谋利的手段罢了。” 苏巧儿柳眉轻蹙,面带担忧,林玉生幼时就对鬼神之说嗤之以鼻,又因为他父亲的事对此厌恶至极。 他该是又想到他父亲了。 她叹了口气,刚想出声安慰,就听见一个年迈的声音。 “年轻人这话可是犯了大忌讳,你若是不信,为何又要来祭拜呢?” 苏巧儿转身,一个看起来已到古稀之年的老人正一脸气愤地看着林玉生。 林玉生闻言怔住,他没想到身后竟还有人。 他一向敬老,并不想和老人起冲突,见他面色狰怒,只得弯腰作揖道: “晚辈只是一时失言,万望长辈海涵。” 老人哼了一声,仍旧不满,怒道:“老朽知道你是皇上派来的官,但是你若是不尊重长宁的山神,还是尽早走了为好! 老朽实话告诉你,我就是当年被山神喂过水的孩童!” 见众人面露惊讶,他洋洋自得道:“老朽已年过古稀,同龄之人陆续不在世间。只有老朽身体康健,皆因当年山神瓶中那一口水。 长宁如今风调雨顺,也是因为山神将玉瓶中仙水倒下。 走时身上金银财宝分毫不取,只拿走了一个草编的小玩意儿。 你个黄口小儿,算什么东西,还敢对山神出言不逊。” “我夫君已经道歉了,他同家人说说,谁知道您在身后偷听。 再说了,也不是人人都信鬼神之说,您何必如此苛责呢? 金银财宝分毫不取,您看起来也不是多富裕的人啊。”苏巧儿闻言有些不悦,忍不住出声回怼。 “你!”老人被气得吹胡子瞪眼,李老夫人急忙出来打圆场。 “您莫生气,他们年纪尚轻。千万别同娃娃辈的计较,我一定好好说说他们。” 见他们人多势众,老人面色不悦从他们身旁走过,但嘴上依旧不饶人,留下一句。 “心若不诚,山神是不会赐福给你们的。” “福气岂是求来的。”苏巧儿不甘示弱地回道。 其实她对鬼神之说一向敬而远之,但是这老人嚣张的模样和对林玉生的态度实在让人生厌,这才激动了些。 “多谢娘子,为玉生据理力争。”林玉生眼底的阴霾在看向苏巧儿担忧的眼眸时,逐渐消散。 因此变故,苏巧儿他们并未去拜神。 那一天,锣鼓声和爆竹声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