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念想。 她又弯唇笑了笑,心里没个打算,她就不是假元春。 西宫门外,早有几辆马车折返回来,荣国府不是来得最早的人家。 元春挎着一个小包袱下了马车,贾政几人早等在前头。小步走到近前,元春做出给贾政和贾赦见礼之态,贾政一把拦了,“宫里的日子,一步错不得。” 元春点点头,再是乖巧不过的模样。 “家里等你的好消息。”贾赦说得就直接多了。 元春又点点头,感觉对着这伯父比对便宜爹舒服多了。 贾珍作为兄长,自是有两句关心之语。贾琏比元春还小上几岁,这会儿只说得两句话,再无他说话的余地。 元春却叮嘱小贾琏,“你再聪明不过的孩子,平日里多用些功夫,别学那些斗鸡走狗的事情。” 贾琏拽着元春衣袖,“大姐姐,保重。” 元春点点头,终是给家人行了别礼,拢着斗篷,头也没回往宫门走去。 海德喜的徒弟黄海子今日在西门当值,今个儿日子特殊,秀女进宫的日子,平日里是轮不到他们做这等外围的差事的。 眼瞧着荣国府的姑娘一脸悲壮,迈着豪壮的步子往这儿来,庆幸今儿得了这差,回头还能给师傅讲讲乐子。 元春拿出身份文牒,“荣国府贾元春。” 虽低着头,眼角余光偷瞄黄海子。十几岁的小太监,面白无须,文文弱弱站在那里,怪好看的。 黄海子愣愣地接过文牒,随意翻了一眼,笃定荣国府一番算计,天子脚下,还没那个胆量换个假冒的姑娘。 “姑娘,您这是上山报号怎么的?”他笑道。 “公公,这里是皇宫。”元春一本正经不过。抬起脸儿来,和黄海子视线相对,心里感慨,要不是这阴柔之嗓,好一个俊俏小书生。 这是张巧儿自穿越来,第一次看见可以修炼辟邪剑的人。 黄海子翘着兰花指儿把文牒还递给元春,“倒少见你这么大方的姑娘,跟着那位穿红衣的总管去吧。” 他扭头指向不远处的一位中年太监,那人身边儿站着五个姑娘,正等在那儿,彼此也不说什么话儿。 “谢谢您。”元春说完,就往人群那凑。 黄海子挑挑眉,心说这位主,倒是最客气的一位。这些豪门里的贵女都自以为是皇帝的女人,没谁真正把一个看门的太监看在眼里。 人群边儿上元春站定,对着大太监笑笑,“还要劳烦总管。” 这太监笑问元春是哪府姑娘,元春明白这些人这会儿不知,回头也会把自己的来路打听清楚。不然不知哪里的风,见风使舵怎么找得准方向? 元春笑着介绍了自己,又和那几位姑娘认识一番。一个个来头不小,却都是二流人家。她前课做得足,因此心里有数。 五个姑娘,春兰秋菊各有韵色。贾元春的皮相在这几人中,却是最出挑的。元春看着姑娘们眼里的戒备,审视,也不多话。礼数到了,不落人口实足矣。 大太监是太后身边的福全,凑够了十个人,福全甩着手里的浮尘,前行带路,后面跟着一水儿的娇花细柳儿。福全心情大好,这几日忙活下来,油水最多。 元春走在队伍后头,脚步丈量着宽宽的宫道,走在其中,两边宫墙,当真更显高。宫道上青砖平平整整,算得上路不染尘,迈出的每一步,都让人明白,这里是全天下之中心。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