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谁知道刚到村口,就听到两声喊,“姐姐,等一下。” 板儿转头去瞧,贾环家两个孩子依旧挎着篮子,正往这儿跑着。只是那装菜的篮子这会已是空着的了。 板儿停了车,巧姐儿撩开车帘儿,看见是这两个孩子。正要下车,两个小姑娘也已到了车前。大的那个说道,“姐姐不要折腾了,我们就是想问问你,你家住哪个村子。” 巧姐儿细细打量两个孩子,两个孩子也回看她。两张小脸儿因为一路跑过来,都是红扑扑的,倒比先前看着多了两份呢神采。 “我家住附近的平安村,你姐夫是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进村子一打听就知道了。”巧姐儿笑道。 大的那个点点头,大方说道,“姐姐,你说爷爷他们就快回来了?” 巧姐儿看着两个孩子希冀的眼神,点点头。心想或许赵姨娘说得多了,连小孩子都把还在流放的贾政当成了救星。 姐妹俩看着巧姐儿点头,都笑了。两个孩子又对巧姐儿说了两声谢谢,一直少话的老二说了一句,“姐姐,你是第一个为我们说话的外人。” 巧姐儿听了心里更有些不是滋味儿,叮嘱了一句,“家里要是实在过不去了,去平安村找我。我教你们做两样儿吃食,也是能卖钱的。” 大的点点头,却说道,“听爹说过的,方子什么的都是值银子的东西。咱们听你的话,趁着这几个月,多卖些野菜,也能帮帮爹爹了。这就很够了,谢谢姐姐告诉我们这些。” 两个姑娘给巧姐儿和板儿行了礼数,显然也没什么人正经教过她们,这礼行得并不标准,却足够真诚。 板儿马车没动,巧姐儿看着两个孩子跑远的背影儿,笑道,“这两个虽小,却知道感恩。” 板儿也点头道,“并不贪心,实在难得。” 巧姐儿回家路上就琢磨着贾环一家对贾政归家一事的盼望,想来想去,心里清楚这也只是赵姨娘的一厢情愿罢了。 当日家败时候,贾政那般处事儿,实际上已经等同于给两房分了家。就是贾政因着贾兰得了功名官位,想要跟着过去,也没有带着赵姨娘一家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