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做好了饭菜。 听了板儿落榜的消息,老刘氏笑道,“这有什么?你当是人长个脑子就能考的过?读书的孩子,全是会读书,愿意读的,强者之中挤出来那些名额,怎么就一次得中?咱们该吃吃,该喝喝,等着小子以后的好消息。” 小宝今日也在王家,这两日朝廷科考,他们的夫子也很忙,皇帝就给皇孙们放了假。小宝记着又到了采野葡萄的时候,早就等在那儿,再没个不来的。 听了板儿没中秀才,伸手拉拉板儿衣袖,“哥哥,我给你找个好夫子?” 小宝的性子,很少对别人的事情热心。今日得了他这句话,板儿心里安慰不少,摇摇头,“小宝的好意,哥哥领的。只并不是夫子教的不好,是哥哥我学的不好。” 板儿说完,看见巧姐儿对着她偷偷的点了两下头,动作幅度不大,绕是他留心了的,也只能看得见巧姐儿的下巴轻轻的动了两下。他家巧姐儿脸上没有失望神色,心里才轻松起来。 青姐儿一直留意听着,还等着赵子林的消息。 王狗儿讲完儿子,自然就把话题扯到了未来姑爷此次中秀才的名次上。此时的王狗儿,老丈爷炕女婿,对赵子林是再无可挑的,“这小子没准能有两分前途。” 青姐儿听了心里欢喜,只哥哥落了榜,这欢喜却不好表现出来。 老刘氏几个妇人家,听了板儿落榜的消息,心里总有几分不自在。这会儿得了赵子林的信儿,小刘氏脸上才现出笑模样儿,“谢天谢地,总有一个中的。” “赵管事的二公子,念书的年头本就比你们家的哥儿久些。板哥儿也别急,再考也会中的。”嬷嬷是知道王赵两家事情的人,也开了口。 板儿笑道,“也不是因着人家念书久,实在是我在读书的天分上,就不如子林。” “好孩子,这么想就对了。”嬷嬷笑道,心说难怪巧姐儿最后就认定了这板儿,实在是小小年纪,品行当真是好的。 安东求巧姐儿为侧妃未果的事情,嬷嬷和春杏自然是知道的。甭管这两个人以前在这件事儿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只王府家奴这层身份,再见到王家人,心里还是觉得理亏些。 嬷嬷春杏后来再来,给老刘氏几人配过不是。 老刘氏几个也没在乎,用老刘氏的话说,“主子要你做的事儿,你又怎么能含糊?再者也没做什么来,不过就是讲两句巧姐儿的事情。那人有心,总会知道的。” 小刘氏对老娘的话,很有同感。至于平儿,更是理解嬷嬷两人的苦处。 一家子吃过午饭,女眷们都在老刘氏的屋里,做着板儿和巧姐儿成婚用的针线。王家家里的布料不少,小刘氏又不想亏待了巧姐儿,就想着把衣物棉被的都准备的周全了。 最后老刘氏发了话,“咱们家不光娶媳妇,眼见的也快打发闺女了,左右离着嫁娶的饿时候足,借着手也把给青姐儿的准备出来。” 这下子,赶着空闲做这些活计,几个人早做出了几床被子。现今,小刘氏正给孩子们做鞋,平儿正看着巧姐儿和青姐儿绣自己的嫁衣裳。嬷嬷和春杏在的时候,也帮着沾沾鞋底子。 “平姨,嫁衣非要自己绣吗?”巧姐儿绣了不过半个时辰,就觉得眼睛发疼。 说完看看一旁的青姐儿,鸳鸯的眼睛绣出了形儿,看着就比自己弄出来的多了两分生气儿。她更觉得无趣起来。 “新娘子自己绣嫁衣,是对一生所得归宿的最大诚意。”平儿说道。 “是对相公的看中,对婆家的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