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个什么模样儿,只小宝在她看来,其实心里门儿清,就是嘴上不说,面上不显。 要不是只三岁的孩儿,巧姐儿都在想,是不是这孩子要做一个深沉的人呢! 巧姐儿难得的睡了一个懒觉,这也是沾了三岁娃子的光儿。小家伙肉团一般滚在自己个儿的怀里,暖的巧姐儿的心都热乎乎一般。 老刘氏几个也坐起身穿衣服来,看见小宝儿粘着巧姐儿,春杏噗嗤一声儿笑了,“嬷嬷,姥姥,可真是了,还没见过咱们家小少爷像个小肉虫儿似的呢!昨个儿林少爷却没说错咱们家的哥儿,可是就奔着巧姑娘来的呢。” “我看啊,老姐姐昨天的法子有用的,睡觉知道找人儿,这也是小少爷心神放松了。”嬷嬷看向老刘氏。 老刘氏哪里不明白她的意思?摇摇头,“这法子好用,也得慢慢来,需得隔上两日。白日里哄着宝哥儿玩儿的久些,莫让他睡。晚上睡的熟些,咱们做什么,扰不了哥儿。” 嬷嬷点头,“都听您的,也亏您有心有量的有这个主张。” 老刘氏看着背着后脑勺,枕着巧姐儿胳膊睡觉的小人儿,心里一时间有些泛酸。 那样人家出身的人,哪个敢轻易往人家身上使这些乡野手段?也是小宝名儿里带着个宝字,看见他,老刘氏就想起那年窝在老太君怀里的小仙童,爱屋及乌总添了几分热乎的情意,心里没个不疼这小孩儿的。 巧姐儿起身的时候,带着小宝儿洗涑完毕,小家伙也不找他的嬷嬷,很自觉的赖在巧姐儿怀里。 王林看得直着急,伸着小手够着小宝的小手。 小宝儿居高临下,看着王林憨憨的小脸儿,却是用自己的小胳膊更紧的环住了巧姐儿的脖子。 巧姐儿看的直乐,心说这小家伙还是个腹黑的。 福生缘的赵副管事儿仍然驾着那辆马车,一早堵在王狗儿家门前。 这次是带着一筐肉菜来的,只看了一眼王狗儿的鱼,就说了一句,“你倒是不用去了,酒楼这两日鱼卖的好,都能包圆儿了。” 和那筐王狗儿没推辞掉的肉菜一样儿,这鱼他也没推得掉人家的好意。拿着昨日豆芽儿的钱,看着马车远远而去,心说好歹这两日京城枣子涨价,家里停了枣糕,不然是不是连着枣糕都要说是酒楼也用了呢? “搬吧,这也是心大的,看了一眼小主子,那当爹的话儿,却是一句也没捎来。”王狗儿笑对身旁的板儿说。 安东坐在包厢里,听着管家和暗卫反馈回来的信息。只说了一句“知道了。” 登上轿子,在规律的颠簸中,安东长叹一口气。 他要是有办法儿,又哪里会厚脸皮的把孩子往人家家里送?心里又想暗卫说的,那农家老妪的做法,心里多了几分敬重。 又想起荣国府里的二奶奶,安东嘴角冷笑,那一家子,倒是有个识人儿的。要不是她识人,那小姑娘早成了最紧手的瘦马。 安东想起巧姐儿那张娇俏的小脸儿,微微摇头,十一岁,实在太小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