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火,炖了一个红烧排骨。 巧姐儿利用这个空档,切了一块里脊肉,每一片肉切的细致均匀,拿着酱油料酒淹了一会儿,裹上土豆淀粉,在另一口小灶上烧上火,前后炸了两遍,最后锅里倒上米醋生抽糖盐做成的料汁子,把炸好的肉片倒进锅里翻炒一小会儿,装进盘里,肉片金黄飘香,一股酸甜气息,勾的人食欲大动。 “没吃过。”王林慢吞吞出口。 “哥哥也没吃过。”梁天眼巴巴的看着那道菜。 “老夫也没吃过。”梁老爷子算计着时间,估计饭菜已好,这就家来了。也不在饭厅等着,干脆也赶到厨房瞧个热闹。 巧姐儿笑了笑,大方回道:“这也是我第一次做这道菜。” 刘嫂笑道:“老爷,这姑娘的手艺,真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您老是有口福了。” 梁老大夫心领神会,这厨娘是看穿了自家祖孙的心思,咧嘴笑了笑,“借你吉言,还要多得几次姑娘下厨才好呢。” 巧姐儿笑笑不语,她并不认为以后还有给梁老大夫做饭的机会。 厨娘却接口道:“您老医者仁心,救苦救难的,总会有这福气的。” 刘嫂这话,梁老大夫爱听,莫说这话里的恭维,就是祝愿他祖孙俩心思能成的这一点,就说到了梁老大夫的心坎子里。 客厅摆饭的时候,巧姐儿见厨娘不上桌的,就把自己做的每一样儿菜都给她拨一些。 梁家祖孙吃的好不畅快,梁老爷子一吃那水煮鱼,就点头言道:“这道菜做的和福生缘的厨子比较,也不差多少。”吃了锅包肉,更是酸甜酥香,“这个好。” 巧姐儿照顾弟弟,自己也吃了一点儿。心里不免有些小得意,锅包肉是很久没做了,今日这道菜做的还不错。 巧姐儿见梁老大夫祖孙都很喜欢锅包肉,笑道:“这倒是奇了,我还以为这道菜只小孩子喜欢。”说完又给王林碗里夹了一块儿,他如今不嗯呢该吃鱼,就只能吃刘嫂炖的排骨和这道菜。 “你不知道,你天哥哥,就喜欢吃甜食,还喜欢酸辣口味的菜肴,你今儿做的菜正合他口味,就是我都是极喜欢的。”梁老大夫说完示意孙子给自己到一杯酒来。 “您饮了酒,下午晌有疑难杂症怎么办?”梁天嘟囔着。 “不碍事,坐馆的大夫都看着呢,哪里就那么多疑难杂症了?”梁老大夫不服气。 梁天不好再反驳爷爷,一边儿把酒杯端到爷爷身边,一边打趣爷爷,“你吃这顿饭如此快活,看您明天怎么过?” 梁老大夫摸摸胡须,笑着说,“还能怎么过,将就过。” 饭后回药房,却只有梁天巧姐儿三人。 王林在隔间儿睡了一会儿,王狗儿和板儿才来德善堂来接他们。 板儿抱着弟弟,拿着小薄被子包裹了熟睡的小孩儿,梁天把兄妹几人送上马车,见那挤在车位的兄妹俩,心里越发不是滋味儿,他虽年纪小些,也知道日久生情这话的分量。 马车上板儿递给巧姐儿一纸袋子的肉包子,歉疚说道:“饿了吧,先吃两个,原以为每日的那个时候就能卖完,结果就晚了点儿。” 巧姐儿摇头,“原本也饿不着。” 指了指旁边篮子里的零食,这都是小梁大夫买给小林的,又学了去梁家做饭吃饭的事儿。 板儿知道姐弟俩吃过了这也就放下心来,心里却敲响了警钟,总不会再把巧姐儿单独扔在药房里,那梁天只比自己大三岁,难保不起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