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两个双胞胎,又意有所指的指指小刘氏的肚子。 “你这丫头,三天不打,就要自讨一顿。别听这疯丫头瞎说,娘的孩子哪一个都是一样疼的。”小刘氏立即安抚两个苦瓜脸的儿子。 这顿午饭,巧姐儿蒸的是高粱饭,青姐儿看火蒸饭,巧姐儿拿刀削着土豆皮儿,然后把几个土豆洗净准备切丝,这才发现一个问题,十岁的巧姐儿根本就够不到小刘氏的菜板儿。 巧姐儿尬笑自己,真是在这地界儿活了这久,还没适应自己如今这矮小身姿。 这是难题吗?找到解决办法,这难题就是一个笑话儿。 巧姐儿拿着踩着凳子,把菜板从架子上拿下来,也好在王家的菜板只是一个薄木板,剁骨头的菜板那是一段圆木的横截面儿,平时不使用,都放在厢房里。 这种薄的方便些,巧姐儿把菜板放到锅台边儿,看的青姐儿“噗嗤”一声儿乐了,巧姐儿也觉得有几分喜感,也乐了。 巧姐儿拿起一个土豆,手起刀落,一片片薄片,切的均匀。 青姐儿惊愣的看着巧姐儿,她是还没有正式学过做饭,那也是见过小刘氏切菜的,就是小刘氏都没有巧姐儿切的这么像样儿。 这还没完,巧姐儿按着手里的薄片儿,又一阵手起刀落,这还看不出什么,直到巧姐儿把切好的丝放进水盆儿里,青姐儿从灶炕前凳子上伸着脖子瞧了个清楚。 这才惊呼一声,“我的个乖乖,切的比我娘还细呢!” 青姐儿追问,“你个没学过做饭的,怎么做到的?” 巧姐儿大气儿不喘回道:“以前在家,太闷得慌,偷偷玩儿过,只不过在屋子里,也不敢让谁知道,就这儿还让父亲和母亲拌了一次嘴。我妈任着我玩儿,还给我找了一把轻巧小刀,父亲却骂我,难不成这是要当厨子的命?” 这是巧姐儿在贾府里的记忆,张巧儿说到最后,难免有几分伤感,王熙凤霸王似人物,真是把巧姐儿当眼珠子一样疼。 青姐儿抿抿嘴唇,轻声安慰,“你妈真够疼你的,怕是一指头都没动过你的。”说完小脸儿又点红。 巧姐儿低着头切下一个土豆儿,也没看见青姐儿这小别扭,“气急了,倒也用手指点过我的额头,平常儿倒是真惯着我的。” 老刘氏哪里放心这两个在厨房,在东屋也坐不住,跟着两个小的来了厨房,被这情景唬了一跳,两个小的看着盆里的土豆丝,嘴里夸着,毕竟人小,还真不知道这是多高的水平。 “巧姐儿,这是哪里来的仙女?怎么切的这么好?”巧姐儿又把说给青姐儿的话,说了一遍,这才算蒙混过关。 老刘氏心说也就贾府里的姑娘没事切土豆玩儿,要是庄户人家哪里舍得让姑娘这么玩儿? 巧姐儿又泡了木耳,打了两三个鸡蛋,切了一点葱花儿,干辣椒揉碎了,听到院门外狗叫声儿,知道是王狗儿父子俩回来了,就把蒸好的高粱米饭端出来,饭盆上盖上竹帘,对青姐儿说,“咱们准备炒菜吧。” 老刘氏想要伸手,巧姐儿笑说,“姥姥,总得给我和青姐儿一个学习过程不是?不然一辈子都学不会。做不好也总能做熟,您就放心好了。” 巧姐儿笑嘻嘻对老刘氏这般说。老刘氏欣慰点头,也就跟着外孙去了院子里。 王狗儿进院子,见老刘氏站在厨房门口,“娘,春华好点没,我给她买了梅子。” 王狗儿说完,扬了扬手里装糖果的纸袋,两个小的跑到跟前,“给你们兄妹几个的,回头和哥哥姐姐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