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洗碗,林菀也不推辞,施施然地出去了。 虽说林毓年纪少,但是在这男/尊女/卑的朝代,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势必也要承担部分的家务,这是一种责任。 林菀希望他能够有担当,等家里稍稍宽裕些,自己肯定要把林毓送去书院上学。 即使不为做官,识字明理也是有必要的,哪怕他不是科举的料,但是能够识字终归是好的。 林菀没有回房歇着而是走到院子一侧,仔细地看了看菜园里的蔬菜。 之前没注意,在萝卜后面还有一小片小白菜,东倒西歪的横躺在地里,数量虽然少但总比没有的好,自己再给它施施肥,应该能长得更好。 萝卜虽然长得小,但是量不少,林菀想起前世的韩国泡菜,那滋味配上烤肉真是一绝。 虽说要复刻韩国泡菜有难度,材料不足,但是做个简易版的应该问题不大。 光是想想泡菜的味道林菀就忍不住吞了好几口口水,但要做成泡菜还得去买材料才行。 林毓洗好碗之后也来到院中,他跟林菀招呼道自己一会儿要去二叔家送信,让林菀回屋去歇会儿。 林菀回他道:“我等下就进去,你路上注意安全,小心路滑。” “知道了,阿姐,我快去快回,你进屋去吧。” “好。”林菀也不逗留,转身进屋。 林毓快速跑到二叔家,将姐姐醒来的事情告诉二叔和堂哥。 二婶去镇上了,等她回来也会知道消息的。 二叔本来是要跟过来,但林毓叫他们不着急,吃完饭再过去。 林毓带到信儿,转身就往家赶,他始终不放心姐姐一个人在家。 在家的林菀也并未躺下休息,她侧身依在靠窗的躺椅上,思考着接下来的打算。 她刚才在房间里翻箱倒柜好一阵终于找出来家里的存银,零零散散加起来不足十二两;另外还有两份家里的地契、一张房契。 那两块地已经佃给别人,租金佃户每年按照收成折算成粮食给他们。 租林家田地种的人是先前为躲避战事从北边来的灾民,他们流落至此,官府虽然划地安置可并未分配土地,他们没有别的谋生手段,只得佃些田地养家糊口。 这些流民都是官府备案过的人员,林菀到也不担心对方给自己粮食时缺斤少两。 田地是庄户人家的根本,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能变卖的。 若要送林毓去镇上的学堂,这些钱是远远不够的,光一年束脩就得五两,手上这些钱根本经不住花。 自己虽然可以替人看诊,可这村里都是些穷苦人家,诊费几乎没有收过,多不过是象征性收取些药材钱,亦或者有些邻里家中实在拿不出钱,林菀一文不收的也不在少数。 以往祖父在的时候这种情况也是有的。一个医者治病救人是本职,医者仁心是林菀学医的初心。 要挣钱只得另谋出路了,眼下最要紧的先把家里这破败的窗户给糊好再说。 “姐姐,我回来了。”林毓进院没有看到人,遂大喊起来。 林菀推开窗柩应道:“这儿呢。”,说罢,还向他招招手。 林毓放下心来,关好院门然后进屋,同姐姐坐于一处。 “毓儿,冬日临近家里余粮不多,看这天气怕是近几日还会下雪,到时去镇上更难了,姐姐打算明日去买一些东西回来,你可有什么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