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乃妇道人家,还是少来出门为好。” 陈璟之此时十分无语,对庄秀才的好感降低不少。又心中一喜,以他娘过往“战绩”,他是不是可以不用在这读书啦。 段菁菁拉紧了儿子的手,敛了敛脸上的笑容说,“妾受教了。”然后低下头,瞪了儿子一眼,好像知道这小子在想什么。 庄秀才见段菁菁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便不再多言。端茶送客,让儿子将陈璟之带去学堂。 陈璟之想跟娘一起回家,但被段菁菁眼神镇压了下来,只能跟着师兄走了。 庄有玄是庄秀才的大儿子,今年十岁,自觉是兄长又兼主人,便向新师弟介绍起私塾来。 今年私塾扩大之后,庄秀才将学生分为两个班,为甲班和乙班。 陈璟之算是识字蒙童,在乙班学习。主要是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来认字为主。 甲班则是为了科考,学习《孝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等儒家经典和科举制艺为主。 大致介绍过后,庄有玄站在一间屋子门口。将里面正在背书的弟弟叫出来,将新师弟交于弟弟,交代一番后,便转身离开。 庄无庸看着比自己矮一个头的小萝卜头,有些好奇,“我是庄无庸,你是新来的吗,多大了,怎么这么矮?” 陈璟之感觉自己膝盖上中了一箭,“庄师兄好,我是陈璟之,今天拜师的,还不到四岁。” “那你是最小的了,你有事就找我!”庄无庸拍了拍胸脯,觉得自己又多收了一个小弟。“进来吧,你找个空位坐就行了。一会儿,我爹要抽背书,我先去背书了。” 陈璟之跟着庄无庸进了室内。先进入眼帘的是一条供桌,正中挂着孔子的画像。画像右下方摆放一套桌椅,桌上还有一柄戒尺,这一看就是庄秀才的座位。堂下摆放了几套书桌,位置上大都坐了人,只有第三列后一排的位置是空的,那估计就是他的位置了。 见大家都在背书,陈璟之背着布袋,爬上了凳子。 私塾的书凳对于他而言有点高,他决定明天带个小凳子放在脚下踏着。这么爬上爬下,太不体面了。 幸好,他坐在角落里,大家在认真背书,没人发现他的囧状。 陈璟之打开了娘准备的布袋,里面有三本书,《三》、《千》,《百》都准备齐了。还有一盒小点心,是他最喜欢的蛋黄酥。 虽然没有读过私塾,但作为应试教育卷王,他,陈璟之对于上学这件事还是驾轻就熟的。 他偷偷瞄了瞄隔壁同学,看他正在背《三字经》。就将《三字经》拿了出来,装模作样的放在桌上翻阅,很快融入了集体。但脑袋里想的却是赵娘子烧的响油鳝糊,开始快乐摸鱼。 他的快乐并没持续多久。 庄秀才的授课是从抽查背书开始的。说是抽查,乙班一共有五人,仅他这个新人躲过一劫。 庄无庸是小儿子,自小便不喜欢读书,今年已经七岁了,还在乙班。庄秀才对他要求更是严格,背错了一处,便狠狠地抽了手心。 庄无庸痛的急忙收手,但是左手被庄秀才紧紧拉着,动不了。只能眼眶含泪,继续背书。 其他人虽不至背错一处便挨打,但也好不到哪去。陈璟之隔壁的小胖子因背不出来,就只能站着门口罚站。 感受到体罚的威力,陈璟之唇亡齿寒,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来。 乙班有刚刚开蒙的蒙童,比如陈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