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风雨欲来(2 / 3)

听得洛澜一头雾水,围攻天水城是莫国布得陷阱?

沈衣淡若道:“皇上只在意天下权柄,我只在意百姓安危。”

苏越说着急走两步站至沈衣身侧:“可若是去了,这一战,同袍军必会伤亡惨重,而太子守住水天城立一大功,更是与皇上的意思相悖。太子本就视你为眼中钉,不会因为你这次出手就改变,而你出手又忤逆了皇上,趁着同袍军伤亡惨重,皇上说不定会对你动手,介时你该如何?”

这段话包含了太多信息,洛澜大脑迅速转着,有些难以相信。

“你们说的,是什么意思?莫国军队围攻水天城是皇上,是成帝布得陷阱?”

空气凝滞片刻后,沈衣点了点头。

成帝虽已不再年轻,但依旧算是年富力强,可近两年来两股势力的升起让他不安,一是沈衣带领的同袍军,一是太子背后的太子军。

皇城故意放出囚禁沈衣的消息,一来迷惑莫国,二来给太子党信号沈衣已不受重用,让太子党放松警惕,可谓一石二鸟之计。

不过沈衣毕竟是成帝一手提拔起来的,从始至终都对成帝忠心耿耿,也从未对他有过不敬或不顺从,所以其实成帝虽对他心存芥蒂,但并没有坊间所传的那么严重。

相比于沈衣,眼下成帝更担忧的是太子背后的势力。太子天资聪颖,自幼便被莫帝当做将来要接替皇位的人培养,太子也极其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这几年一直在倡导变革,轻徭薄赋,文武百官中不乏有支持者。

而太子年轻气盛,政见与成帝不同时也不退让,越发地不避锋芒。而他的想法和洞见却得到了一大批朝臣的认同,随着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他。

成帝一直勉力维持着朝廷的平衡,维持着和太子关系的平衡。

直到晚晴郡主和亲一事发生。

太子不同意晚晴郡主和亲,但莫国点名只要晚晴郡主。晚晴郡主的娘亲是莫国人,当年和亲嫁给了亲王显城王,因为这层关系,莫国非晚晴郡主不可。

太子本就不同意和亲这种事,莫国这几年势头正盛,却总是言而无信,太子相信送财宝送女子是求不来他们嘴上所谓的和平,更何况现在要和亲的人是晚晴。

可太子的极力反对并未改变成帝的想法,也未能阻止和亲一事。

自此太子和成帝彻底决裂,太子开始事事违逆成帝,甚至于数月前亲自带人独闯莫国皇都掠回了郡主。

这一事件也成了导致莫国大举进攻成国的直接原因。

苏越继续道:“接下来的事你也就知道了,莫国挥师西上,一路攻至我国腹地,成帝却只派了杂牌军迎击,主力军按兵不发。成帝本就想皇城西迁,太子党一直不同意。如今诱敌深入,安排太子守天水城,在他的计划里天水城本就该丢,待太子军受重创后,再让同袍军从后方攻入,一举围剿莫军,如此消灭了敌军也重创了太子党,事后还可顺利迁都宁安,可谓一石三鸟。”

洛澜了然:“所以皇上明面上是去灵远寺祈福,要同袍军护卫同行,实则是将沈衣和同袍军带离水天城,让太子军独自守城,而且选择去灵远寺也是因为灵远寺就在宁安,方便准备迁都事宜。”

她说着看向他们,五感交杂:“在我的记忆里成帝一直勤政爱民,他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的铁骑踏过我国疆土,又怎么忍心让爱他敬他的万千成国百姓家破人亡。”

沈衣眼帘半垂,认同地点了点头,眼里却写满了失望:“年少时我也曾认为他是真的勤政爱民,可这些年我明白了,他终究更爱手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