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到,他这个岁数,不应该不知道啊。
第二天,江山到了车间,发现车间员工和第一次来比,少了很多,哪怕是目测都可以看出来,到了办公室,问了毛文才知道,原来本地员工从上周开始周六就不上班了,谷厂长和毛文一个办公室,方位处于互为犄角势,按照提前的预案,江山先是找到谷厂长,再是找到一些外地搬过来的老员工,说辞大致一样,意思本地人刺头,难搞,这些罢工反应出来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在其中,甚至还有些看热闹的人,江山心想,看来访谈得进入深水区了,于是开始找本地的新员工了解情况。
第三天,不上班。江山一个人到了县里的人才招聘市场,本来江山想喊上周周和毛文的,周周说他要睡懒觉,好久没睡懒觉了,毛文借口他要做制造部的计件工资,为什么江山说毛文是在找借口,因为江山出差前就在王情桌上看到了毛文提交的计件工资管理办法。江山自然不是去找工作的,江山是摸底情况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现在江山对县里的薪资、福利、加班工资等都不熟悉,自然不好评判员工反应问题的真假。
周一上班,毛文办公室。江山问,毛总,要不你安排人,带我一起去车间。毛文看了一眼办公室,站起身,说,我陪你去吧。江山说,这不好吧,你去了,他们就不敢说心里话了。毛文说,现在办公室人手紧,还能安排谁呢。不知道他是自问,还是问同办公室的谷厂长。最后还是江山提议,喊了周周周老师一起去了车间,对于车间员工来说,虽然周老师也是新人,但是他最近都在这边,再加上他本身就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也算混了个半个脸熟。
周周建议先去装配组,说装配线本地新员工最多,江山自然无异议,江山拿着本子和笔,跟着周周就往操作工位去。两人来到装配组,周老师正式给大家介绍了江山,主要突出他是总部人力资源部经理,是特意来解决大家集体罢工事宜的。听周周这样介绍,有几个员工开始吧啦吧啦的反应问题,一员工说,我们也不想罢工,但是太欺负人了,为什么干的一样活,大家的工资不一样。一员工说,给老员工买保险,为什么不给我们买保险。一员工说,晚上、周六加班不加工资,这活干不了,我们这边的电子厂,加班工资都是1.5倍,2倍的。他们说,江山认真的记录着,不时的问下。
江山想,果然啊,如果评价的标准是不一样的,那么评价结果势必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加班,整个县城几乎就没有加班工资的,员工现在拿《劳动法》说事,而不是和其他公司比,这怎么评判,你有不能说他们说的不对,他们说的确实合法,但是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