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冒着寒气的井水,面条被沁的冰凉。 舀入满满一勺炸酱,夹几筷子脆生的绿豆芽,黄瓜丝还有豆角碎,海碗里全是大自然的馈赠。 最先是阿余食量大,用海碗省得回碗。宋茂为此还嘲笑过她,可当面码往外溢的时候,众人觉得还是大碗得劲呐!所以只要食面条,没人用小碗,福珠特意定了不少大海碗,连带顾客的食面的碗也换了。 炸酱里的瘦肉与舌头擦出颗粒感,下边赘的肥肉丁又软糯糯的,香而不腻,让人着实上瘾。福珠做的酱没有单独放盐,味道不重,饭桌上阿余和宋茂又添了好几大勺。 他们食面条,只有安御医上来就尝新菜,满口馥郁的香气彻底把他征服了,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他和福珠谁也不说话,只悄么声地食,还是宋老太先夹了一筷子炸香椿鱼儿,她惊讶道:“丫头,这炸香椿鱼儿还真有一股鱼肉香?” 众人一听,筷子纷纷伸向那香椿鱼儿,外边的酥糊炸的焦脆,里边的香椿叶腴软。福珠没有加多余的调料,香椿苗的清醇与油脂的碰撞,在咽下去的同时,轻甩出淡淡的鱼香,让人回甘。 与安御医和那俩孩子狼吞虎咽的吃法不同,福珠细嚼香椿苗,感受那股若隐若现的鱼香,像是与唇舌捉迷藏,你触碰不到它,却又急不得,不急不徐才能在口中多留它会儿。 这顿饭食完,整整一大木盆香椿鱼儿,连个渣儿都没剩。不过福珠在厨间还留了一小盆晾着,一会儿抽空给陆母送过去。 至于陆离,这几天又没见到他,福珠想与他商讨酒楼与有福来菜式同步的事,若去陆宅遇不到他,只能再去一线天寻他。 福珠带着阿余顺着绿意浓浓的小路,旁边还有浇田的老农,一切都是新生的希望。 陆宅里的那棵老香椿树现在也冒出了许多新芽,福珠看不见还好,看见了仍惦记得心痒痒! 开门的是陆禾:“董娘子,您可来啦!”殊不知他这几天活在低气压里,大气不敢出,生怕惹着公子,太窒息了! 虽觉得这话从陆禾嘴里说出来有点怪异,福珠也没多问,毕竟是陆岸的弟弟,跳脱点儿也正常。 进到院里,陆母坐着躺椅晃晃悠悠地正和张嬷嬷在树下商讨福珠给的新菜谱呢,那红烧狮子头,是三分肥七分瘦好呢,还是四分肥六分瘦好呢?? 福珠在月亮门就听到陆母玲玲的声音了:“陆伯母,好食不如爱食,索性都做出来尝尝吧?” 陆母见到她自是欢喜,从躺椅上起来迎她:“福丫头来啦!咱们去屋里坐!” 张嬷嬷也开心,转头自顾去沏茶,自从遇到福珠,陆母一扫半生的阴霾,活的越来越自在了。 “不用进屋,伯母咱们就在树下聊天吧,正好我带了炸香椿鱼儿,您尝尝!” 阿余把竹篮里的一盘香椿鱼儿端到茶桌上:“伯母,这个是香椿苗炸的,试试可否合胃口?” 陆母刚想用手捏,张嬷嬷就把筷子递过来了:“福珠姑娘每次来都会带小食,幸好我拿了竹筷,不然小姐你怕是要下手抓了!” 陆母嗔了一眼张嬷嬷,美味面前迟一秒都是对它的不尊重! 她食了筷子香椿鱼儿,当即决定:“咱们把院里这棵的香椿苗也摘下来做菜吧?” 张嬷嬷一头雾水,福珠心里雀跃的很:这陆伯母与自己果然是志同道合之人! 陆母给张嬷嬷夹了一筷子,她瞬时就懂了,这么好食的东西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它浪费了,立马叫了陆岸爬树摘苗。